海外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本土。
以前那招就再也不管用了,哪怕本土出现天灾,海外的粮食也能源源不断地运过来。
更何况这些人手里的佃户数量在不断减少,即使大幅度降低耕地的租金也无济于事。
因为海外的土地是完全免费的,而且前五年全额免税,对无地或少地的佃户具有天大的吸引力。
等去了海外,士绅们再想重操旧业,就不好使了。
本土与海外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百姓可以拥有弓箭、盔甲乃至火枪!
在部队服役情况良好的退伍士兵,甚至可以免费得到一支新枪以及一盒子弹。
寻常百姓有了枪,还需要担心被士绅欺压么?
某皇帝为什么不允许在海外组织团练武装?而允许大规模的珉兵组织存在?
因为前者的头目多半会是出钱多的士绅,其下人多之后就肯定不会听话。
后者则是由退伍官兵组成的,或许会有士绅子弟加入,但绝不会是主力。
珉兵武装与驻军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非一个是现役,一个是退役而已。
在平时分为两个团伙,在战时就一并会被当地官府或驻军将领指挥作战。
朱慈烺在本土打击士绅阶层的方式并不明显,以釜底抽薪,迁走佃户为主。
在海外就明目张胆地大行其道了,凡是有过战功,还没有劣迹的军官,在退伍之后都会成为当地珉兵武装的负责人。
珉兵的作战单位也是按照营、连、排来划分的,无非是需要对应到每个村、镇、城而已。
在部队学习与锻炼过,与战友并肩作战过,吃过多年的皇粮的退伍士兵,其思维模式就与士绅完全不一样了。
通常都会优先选择服从朝廷命令,因为朝廷命令是经过昊菁皇帝批准才能下发的。
退伍军人都明白,任何人跟皇帝对抗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故而海外珉兵武装的凝聚力与执行力,要比本土这边强得多。
朱慈烺大力发展珉兵武装,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
那就是削弱本土的士绅阶层的实力,等将本土的百姓大部分都迁走之后,大明的权利游戏就可以重新开始了!
按照朱慈烺的计划,由内阁、军机处、各部尚书来控制廷议,让朝廷的命令符合自己的心意。
由自己的门徒与学生来控制军队,退伍官兵组成当地的珉兵武装,最大限度地降低叛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