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发迎头飞行,也没时间给飞行员考虑其他的。只要战机的升限允许,那就一个战术——逮着啥就打啥!
在骑士般的决死冲锋后,
“火烈鸟”利用机炮与机枪直接击落了近三百架敌机。
“隼”式与
“鹰”式战斗机都被那门二十二毫米机炮给拖累了,卡壳的飞行员不禁破口大骂起来。
这种质量不合格的垃圾武器直接导致他们一个回合下来就少获得上百个战果,连带损失了上百架战机。
被击落的
“火烈鸟”只有不到五十架,而且之前已经通知了地面的骑兵旅,让他们帮助搜索跳伞的飞行员。
不同于笨拙的
“黑脚信天翁”在错位之后,必须得飞出去两三百米才能完成转弯。
“火烈鸟”的转弯半径非常小,远低于
“黑脚信天翁”,无非是比
“信天翁”大一些而已,但完全在飞行员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实战来看,
“火烈鸟”的转弯半径与
“隼”式相差无几,比
“鹰”式双发重型战斗机要小。这就意味着在格斗时机动性更强,更容易抢到优先开火的位置和机会。
最适合格斗的
“信天翁”反而因为机体结构过于脆弱,在第一回合之后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如果机体强度无法保证,那么其他方面也就无从谈起了,因为战场生存率极低的武器,基本上活不到最后……
“火烈鸟”在开火时并不需要担心炮弹或子弹会击中螺旋桨,因为机载武器都安装在机头轴心位置,跟p-39
“飞蛇”战机相类似。武器与螺旋桨互不干扰的话,那就意味着飞行员只要获得开火机会,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向目标倾泻弹药了。
而且经验老道的明军飞行员很快就知道了
“鹰”式是对方阵容里机动性最差的战斗机,故而纷纷利用自身的机动优势,来死死咬住对方。
“火烈鸟”升限大、火力猛、机动性好,在格斗时便立刻成为了
“鹰”式的天敌克星,令后者极为难受。
“鹰”式战斗机其实是用来对付明军轰炸机的武器,然而眼下明军轰炸机编队的高度令
“鹰”式可望而不可及。倒是可以在攀升时开火,然而这么做的话,对付的双引擎战机也会俯冲下来,给他们迎头一击。
参战的四十八架
“鹰”式被
“火烈鸟”击落了二十一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