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章 我叫陈忆锦(1 / 4)

乡试第一日,主要考核内容为经义,主考《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

乡试的经义无甚难度,仅考经书本身内容,考的便是学子的博闻强记。

姜尚离吸了口气,粗略的看了一下经义的考题,共有摘自七书的二十五题。

如果能够答对二十题以上,可得甲等评价,二十题以下十五题之上,得乙等评价,十题之上十五之下可得丙等评价,至于答对十题之下,仅能得到丁等评价。

策论和诗赋自然也有其他类似的评价标准,同样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而授予秀才的标准,则是三个乙等,或者一甲一乙一丙,或者两甲一丁,若是两个乙等一个丙等,那便不能授之以秀才。

如果考核能够同时得到两个甲等,便可在参加府试之前,入府学学习两个多月,应对府试,而其他的秀才,仅能入县学学习。

当然,最终秀才们都要参加府试的,唯一的区别,便是在这两个半月之间,学子是在府学之中学习,还是在县学之中了,择其优者入府学,以后培养出举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在前世,叫做教育资源向优等学生倾斜,一切都是为了录取率。

如今,仅是名目不一样罢了,本质还是一样的。

原本姜尚离的,是答出十七八道题,混了一个秀才的身份,然后就混吃等死,不过姜大维和姜月的殷切希望,却拨动了姜尚离心中那根弦。

现在的姜尚离,自然是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走的越远越好,能够让家人感到开心,这已经足够了。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能仅仅为了他自己。

姜尚离目光粗略扫过二十题,然后闭上了眼睛,细细的考虑着这些考题的出处,以及接下来要写的内容。

二十道题中,《礼记》五道,《诗》、《书》、《周礼》、《礼记》各四道,《论语》两道、《孟子》、《易》各一道。

在脑海中将答案脑补了一下,姜尚离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这些考题于他而言,不是太难。

姜尚离并没有直接挥笔写答案,在考虑好答案之后,姜尚离将草纸铺在了桌子上,然后润了润毛笔。随即放进了磨好的墨水之中。

转动了两三下,看到毛笔汲取了不少的墨水,姜尚离这才将毛笔握在手里,然后在草纸上挥笔一就,便开始书写了起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