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三章 乡试毕(2 / 4)

儒门之中对宋默然的评价。

宋默然皱了一下眉头,细细回想了一下,才突然发现,他一直没有看透姜尚离。

苦笑一下,宋默然大大方方的说了自己的看法,没有半点掩饰:“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看出来,我也看不清楚。怎么说呢,这个学子很奇怪,才华横溢,写的文章花团锦簇,但是在乡间却并无显名,。”

“这倒是有些怪异,不过世上终究有些人是与众不同的,有先天早慧的,有厚积薄发的,不一而足。”老者评论了一下,随即问道:“那学子乡试如何?”

“三科答卷俱是甲等。”宋默然说道。

老者脸色终于露出了一丝惊讶,随即笑道:“我还以为你要动用那推举名额。”

沉思了一下,老者说道:“把他科举答卷发来。”

一阵流光闪过,刚才宋默然调阅的答卷,便传给了对方,虚印除了联络的功用外,还能够传送一些东西,比如文字、图画、场景的浮光掠影等,实物自然是不能传过去的。

大概几息之后,老者便看完了几张答卷,随即闭上了眼睛,回味了一下答卷的内容,点评道:“文辞气势磅礴,上佳之作,不过赋中略带奉承之意,未免失了一些风骨,勉强可堪传世。”

前世的科举,与大周不同,是要揣测上意的,就是要考虑到出题人和皇帝的想法,所以殿试之中所作的赋,肯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奉承一下是少不了的。

停顿了一下,老者说道:“我给你看一篇文章,同样是藏珠于渊,但是这篇文章却脱离了典籍,以珠喻大贤,以渊喻江湖,可谓精彩之至,宏文至此,足以传世!”

言罢,老者将文章传了过来,宋默然看了一遍,品味了一阵,便颇有把握的说道:“如此文风,如此才思,当属李邕李牧之。”

“是也,两篇相比,文辞华丽,但是立意上还是高下立判的,这个姜……姜尚离,还是稍逊一筹的。”老者说道。

宋默然却不这么认为:“苏师,你要考虑到这学子的家境,他可是学在村学之中进学的,近三年一直是一人自学,不同于李邕有大儒教导十数年,乡野中人,微小谨慎点也是有情可原的。而且,这个时候交卷离开的学子,能够得到甲等评卷的,国朝应该没多少人吧。”

老者愣住了,姜尚离就读于村学?近三年自学?这消息可把老者震的不轻,乡学能教导出这般文采的学子?

宋默然脸上露出了笑容,能够让老头愣住,这件事已经足够姜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