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章 危机四伏(1 / 6)

“戴炳良?”罗亦君在脑海里搜寻着这个人的名字,道,“戴炳良,难道是香港科技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戴炳良吗?”

“当然是他。”王石孙说道,“除了他谁还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罗亦君不说话了。在他还在王石孙的生物实验室工作学习的时候,他就听说过王石孙老师和戴炳良的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说。

王石孙和戴炳良都是生物学泰斗孟卓华的高徒,孟卓华教授在国际生物界生物进化理论研究上享有极高的盛誉。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在遗传和进化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变的越来越复杂。而促使生物发生进化的除了自然环境变化这个外部条件之外,孟教授认为,在生物的遗传密码中,有一种用来记录和保留进化信息的细胞素在起作用。这种细胞素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一方面是生物保持母代的特征,同时又在更新记录变异的信息。当变异信息未达到质变的时候,生物并不显现出和母代的差异,但是当变异信息一旦达到临界状态或者发生质变,那么后代将表现出和母代显著的差异性。孟教授将记录和保留进化信息的物质命名为“基因进化素”。

王石孙教授和戴炳良教授师从孟卓华教授,都接受了“基因进化素”理论。但是两个人对“基因进化素”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冲突。王石孙教授认为,“基因进化素”理论研究的实用目的是控制“基因进化素”的破坏性进化,通过人工干预,减少“基因进化素”的信息的积累和突变,以防止人类出现返祖或者未知性先天缺陷。因为“基因进化素”的进化带有盲目性和无选择性。生物的种群繁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进化成功的,也有进化失败的。只不过进化成功的都活了下来,而进化失败的都灭绝了。王石孙教授研究的目的是减少失败性进化,维护人体的健康发育。

但王石孙的研究方向让戴炳良教授嗤之以鼻。

戴炳良教授认为,生物的进化虽然带有盲目性,但这种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必要积累。比如说,有的孩子生下来,眼睛没有眼皮,而是长出像鱼眼睛表面那样的一层透明的眼睑。这或许在现在看来,这是人类的变异,是生理缺陷。但是谁又知道呢,也许若干年后,冰川融化,地球成为水球,人类要像鱼一样在海底生活,那么眼睛没有眼皮,那么像鱼一样眼睛的人可能更容易生存下来,而现在所谓的正常人可能会灭绝。百万年之后,人都像鱼一样了。那时候,我们现在的正常人就是被灭绝的一支,只能出现在海底挖出的化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