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帝国海军装备概述(3 / 4)

海魂 闪烁 3383 字 2021-06-10

帝国采用的是奖励方式。每年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利用率(这是最为重要的)都是用来评定各研究所下一年所能获得的军用研究经费的关键因素。拿造船为例,如果某船舶设计所的方案被采纳的话,那就将获得一笔丰厚的设计经费,而且其他造船厂如果要建造这类战舰,就必须要向设计该类战舰的造船厂支付一成到两成的盈利。在战时情况下,这是工人与研究员领取配额的标准,同时,完成设计的造船厂将在战舰建造时获得优先保证。而战舰最终的产量也将决定船厂里所有人员的福利待遇。

除了这些直接由工厂负责的研究机构之外,海军还有另外三十多家独立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都得到了海军研究经费拨款(部分是与陆军共同资助的),而这些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的就是一些难以迅速在生产中利用起来,同时又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比如船舶用动力系统,发动机(这主要是由工厂承担的),新的化工工艺,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医学等等。这些研究都很难直接利用在战争上,但又直接关系到了战争的胜败,是一支军队,一个国家的基础。

从这一整套的工业,科研体系可以看出,帝国的军事机构实际上已经与工业,科研机构整合到一起了。在战争时期,工业就是军队的四肢,科研是军队的翅膀,离开了哪一个都不行。而为了尽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将工业与科研力量动员起来,由军队直接负责相关的工业与科研机构,这也许是比通过政府干预,或者是民间自发组织更为有效的办法吧。当然,这也只是战时情况,和平时期,这一套管理体系就不再适用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套强大,完善的工业与科研体系,帝国海军在装备的研制与采购方面与别的国家的海军有着巨大的差别。

从根本上讲,帝国海军对新技术的追求是最为强烈的。从最初的“两强标准”,到现在的“一强标准”,帝国海军的相对规模一直在缩小。在无法保证拥有足够多的战舰的情况下,海军的唯一出路就是提高质量,用性能来代替数量,做到每装备一种战舰都要是最好的,而且只要确定这种战舰的性能优秀,而且价格低廉的话,那么海军就会立即大规模采购,而不是如同那些后起列强一样,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发展。

拿航母这种在二战之前出现的,在二战中成为海上霸主的战舰来说。帝国海军没有如同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一样,在航母概念出来之前就动手建造试验性质的航母,而是先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实际上,帝国海军利用波斯帝国“哈桑”号航母做了大量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