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偏低),接近“李靖”级的防空能力(这是海军重视航母的表现),以及比“节气”级更好的整体防御能力。
为了达到这些性能指标,增加排水量是肯定的,只有更大的舰体才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武器。当然,增加的排水量也可以改善战舰的装甲防御。结果,“江河”级的排水量比“节气”级几乎增加了一半,直逼“李靖”级大型防空巡洋舰。
威海造船厂在设计的时候极为重视战舰的适航能力,采用了小长宽比舰型,以增强战舰在高速航行时的稳定性。而宽胖的舰体实际上会降低同功率下的航速,在尽量改善舰体的设计时,使用大功率动力系统成为了保证战舰航速的唯一办法。
因为新型装甲钢已经研制成功,所以“江河”级的装甲重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其整体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带来的好处是,战舰可以多携带2000吨的燃料与弹药,显著的提高了战舰的续航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这个在对陆支援中非常重要)。
性能指标:标准排水量12000吨,满载排水量15000吨。尺寸:舰长150米(比“节气”级还短了5米),宽19米,吃水6米。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100000马力,最大航速33节,18节时最大续航力12000海里。武备:三座双联装240毫米主炮(后期改为三座三联装200毫米主炮),12座双联装80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36门20毫米机关炮。后增设4座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
从其火力配制来看,主炮威力,防空火力已经不比“李靖”级大型防空巡洋舰差多少了。而这主要就是得益于宽舰面设计(增加了甲板面积,而这是布置更多火炮的基础)。
从总体性能上讲,“江河”级重巡洋舰几乎算得上是一种完美的重巡洋舰。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作为舰队旗舰,所以战舰上配备有完善的指挥系统,通行系统。这还是第一种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安装雷达的巡洋舰(“李靖”级是在建造过程中才考虑到安装雷达的),并且预留出了安装雷达的位置。这些都是“江河”级成为二战最优秀的重巡洋舰的基础。
也正因为“江河”级出色的设计,在战争期间,帝国并不需要再建造新的重巡洋舰了。“江河”级的建造工作一直持续到了战争结束之后。整个大战期间有38艘“江河”级重巡洋舰服役,还有4艘在战后服役。“江河”级的身影一直活跃到了战争结束后二十多年,而且还有十多艘被出售或者赠送给了其他友好国家,并且一直服役到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