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都直接关系到了反击的成败。
也许,尼米兹不得不感谢他那个好参谋长。斯普鲁恩斯不但是一位出色的舰队司令官,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参谋长。作为一个谨慎,细心,而且非常稳重的将军,斯普鲁恩斯实际上更适合扮演参谋这个角色。在确定了主力舰队将编入第五舰队之前,斯普鲁恩斯就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并且针对各种情况制订了一系列地作战计划。在尼米兹把好消息带回来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将这些计划提交给了战区司令官,而且还重点讲解了采取不同进攻线路所具有的好处,以及所无法避免的缺陷。
与聂人凤一样,尼米兹没有立即决定反击方向,而是要求情报部门尽快提供唐帝**事调动与部署的情况,然后针对唐帝国的军事调动与部署来确定具体的战术,而斯普鲁恩斯则负责完善这些计划。
相关的命令也立即安排了下去,比如需要集中的6战队,需要囤积的作战物资,还有相关部队的调动,都很快的安排了下去。绝大部分命令是由尼米兹授权斯普鲁恩斯做出的,这也看出了尼米兹的用人特点,以及斯普鲁恩斯在处理细节问题上的能力。可还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谁来指挥舰队作战?
尼米兹一度想把哈尔西从西南太平洋战区调回来,让哈尔西担任舰队司令。可这存在秒年个个问题。第一,除了哈尔西之外,没有更适合地第三舰队司令官的人选了,换了那些少将过去,还不被麦克阿瑟吃得死死的,恐怕也只有哈尔西(已经升为中将)敢不买麦克阿瑟的帐吧。二是哈尔西回来之后,他与斯普鲁恩斯的位置将倒挂,而斯普鲁恩斯现在还是少将战区参谋长。到时候就存在少将指挥中将的尴尬局面了。
这两个问题让尼米兹放弃了调哈尔西回来的决定,可问题是,除了哈尔西之外,他就只敢把舰队交给斯普鲁恩斯指挥。弗莱彻已经完蛋了,而别的新提拔起来地舰队指挥官都缺乏实战经验,这次反击的意义极为重大,失败了就等于输掉了太平洋战场上的最后砝码,输掉了半年之内的主动权,美军是经不起任何失败的。结果,尼米兹只能把斯普鲁恩斯从战区参谋长的位置上撤下来。调任第五舰队担任司令官。同时兼任第51特混舰队司令官,由其指挥舰队作战。
为斯普鲁恩斯安排好了新的位置之后,尼米兹还得为斯普鲁恩斯挑选一个搭档。挑选另外一个特混舰队司令官。
实际上,当时美国海军也已经认识到,一支特混舰队里最多编入三艘航母,如果数量再增加的话,只会降低舰队的作战效率,理想的数量是两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