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够干掉飞机里地飞行员(VT弹也因此得到了“飞行员杀手”的称号)。在舰队防空时,战舰上的炮手是无法分辨敌我战机地,而且就算分辨了出来,在激烈的战斗中,谁能够控制住炮弹只打向敌机,而不打向自己人的飞机?
“隼”在拼命的拦截美军战机,而美军的轰炸机也在拼命的突破防空炮火与战斗机组成的火力网。这次,美军飞行员并没有“失望”,他们也领教到了VT弹的厉害。在8海里到3海里这段距离中。轰炸机只需要大概2分钟的时间就能飞完,而在2分钟之内,一门12o毫米高射炮可以射至少4o炮弹,对付至少四个目标,而当时第二特混舰队参战的战舰上一共有184门12o毫米高射炮,其中有六成能够作战(另外四成在背向美军轰炸机来袭地方向,无法使用),也就是大概有1oo余门12o毫米高射炮在作战,2分钟之内可以射至少4ooo炮弹,在整个大战期间,平均1oo12o毫米VT弹就能击落一架敌机(这个效率已经相当高了,在VT弹问世之前“ooo12o毫米炮弹也不见得能够击落一架敌机),VT弹投入使用的初期效率还没有这么高,但15o到2oo炮弹干掉一架敌机还是能做到的,也就是说,美军在进入到舰队内层防御圈之前,有近3o架轰炸机被12o毫米高射炮给揍了下来。
任何一次战斗都不能用统计学来计算战果,毕竟战斗有偶然性,而且这个偶然性还很重要。不过,对整场战争是可以用统计学来计算战果的,而且实战效果与统计计算出来的战果并没有太大的偏差。这次也不例外,美军轰炸机在突破舰队的外层炮火防空网的时候,就有27架轰炸机被揍了下来,而战后统计,第二特混舰队的防空战舰在这场战斗中总共射了42oo余VT弹,也就是说平均大概155VT弹击落一架美军战机。这个战果与战后统计地平均结果是很接近的。
突破了战斗机与大口径高射炮组织起来的防空火力网的美军轰炸机有23架,而此时舰队里的大部分战舰还在回到编队里的位置上,8o毫米高射炮与其他小口径高射炮组织起来的火力网上有几个巨大的漏洞。美军飞行员也很快现了这几个漏洞,能够突破前两关的都是美军中最优秀的飞行员,其中不少参加过之前的战斗,甚至还有一批是“菲律宾海战”时的老飞行员了。
23架轰炸机中,有14架sBd,9架阻a——这两种轰炸机仍然兵分两路,sBd从高空突防,顺带吸引大部分的防空炮火,TBd从低空突击,抓住漏洞投下鱼雷。
雷少卿在旗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