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会落后,而海军需要的一种全新的战斗机。
当时,哈飞,南飞也提出了相应的总体设计计划书。可也都被海军给否决了。这两架飞机制造公司都在忙着生产战斗机,轰炸机,而且还承担了为6航研制新式轰炸机的任务。因此难以集中力量为海航研制新式战斗机。
到24年下半年,三家飞机制造厂都没有拿出让海军满意地设计出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战场上的情况出现了变化。美国6军航空兵的p-51d“野马”式战斗机先出现在了欧洲上空,开始为前往德国地重型轰炸机群护航。而同时,英国空军也装备了更好的“喷火”式战斗机。接着,p-51d出现在了太平洋战场上空,并且与唐帝国海军航空兵多次交手。
敌人地刺激肯定是海军的最大动力。
p-51d的度过了海军装备的“隼”式战斗机,甚至比岸基型号的“隼”(比舰载型号减轻了不少,度更快一些)还要快不少。虽然“隼”更为坚固,而且火力更为凶猛,在战场上并没有吃多少亏,但是这无疑是扇了海军一记耳光,不管p-51d是不是比“隼”更好一些,对唐帝国海军来说,让敌人地战斗机比自己的飞得更快,那是绝不能容忍的事情。
也就是在这时候。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向三架飞机制造厂下了死命令,必须要在半年之内完成设计,并且争取在25年中期完成试飞工作。
让新式战斗机装备部队。而当时,沈飞的第二次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在收到了海军的死命令,以及新的设计指标之后。沈飞的工程师立即加,并且再次修改了新式战斗机的设计。在25年3月份的时候,沈飞就拿出了设计方案来。
这就是帝国海军航空兵在战争期间装备的第四种战斗机——“金鹰”。原本海军给这种战斗机取的名字是“鹰”,不过在第一架样机出厂的时候被涂成了金色的,因此后来就被称为了“金鹰”。
新式战斗机的设计最大平飞度(55oo米高度)为375节,这比海军的要求稍微低了一点,但是也可以接受。最大升限达到了125oo米,在不携带外挂弹药的情况下,使用机内燃料的最大航程达到了85o海里,如果挂一枚25o公斤炸弹,八具火箭弹的话,最大航程7oo海里,而使用大型副油箱的话,最大航程可以达到了15oo海里。该战斗机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次采用了无框架玻璃座舱,而且仿照美军p-51d的设计,采用了气泡式座舱(后来舰载型号换成了有框架的,主要是无框架玻璃罩太容易碎了,在航母上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