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与第五舰队血战之后,被彻底歼灭的第四特混舰队更有用,因此第四特混舰队就不会轻易的与第五舰队决战,而会一直在战场上活动,而又不让第五舰队追上。这就好比是一场猫捉耗子的游戏一样。
在第五舰队就开始向西南方向航行了,航行的度是16节。并且很快就提高到了第五舰队将在24日凌晨的时候派出轰炸机。因为两支舰队的航线长度不一样。又要保证同时出动轰炸机,因此第第52特混舰队稍微快一点点,却不是很明显。
从斯普鲁恩斯的战役部署,以及战术部署上来看。完全体现出了斯普鲁恩斯对总体战场局势的准确把握,而这就是黄晓天不如他的地方了。如果黄晓天能够把战局看得更透彻,更全面一点,而不是把精力过分集中在了战场的焦点上,那么他也不是没有可能判断出第五舰队的真实行动。
作为一名舰队司令官,对战局的把握能力几乎是确定其未来展的唯一因素。谈仁皓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逐步掌握了从总体战局来判断敌舰队行动的方法与能力。也许,唯一能够说的就是黄晓天还太嫩了,缺少足够的经验,如果他有四年的舰队司令官的经历,而且指挥过更多的海上决战的话,那么他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另外,第五舰队的行动也体现出了战场上的一个基本规律,即进攻的一方总是比防御的一方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机会。这也就是“主动权”。虽然在地面战场上,曾经因为某些防御技术的进步而导致“主动权”在战术层面上不再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是在战略层面上,以及海洋战场上,“主动权”永远都是获得胜利的必要保证,就算是防御的一方,都会努力地进行积极防御,努力争取防御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挨打。数百年的海战历史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在海洋战场上,失去“主动权”,就等于输掉了战争。
斯普鲁恩斯在尽量的利用所掌握的主动权,并且希望以此获得胜利。黄晓天做得并不比斯普鲁恩斯差,就算第四特混舰队的任务是“防御性质”的,可他仍然在努力进行积极的防御,而不是被动的防御。
两支舰队都在快运动着,而且双方都没有准确的判断出对手的行动。如果站在更高的地方俯瞰整个战场的话,那么就会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24凌晨的时候,两支舰队的距离只有不到3oo海里,而双方的侦察机都能够飞到3oo海里之外,也就是说,双方会在这个时候进入对方的打击范围,也同时进入了打击对方的范围!
如果说大海就如同一个马球场,而交战双方的舰队就是这个球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