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四十六分,也就在“广州”号与“南宁”号集中火力对付“蒙大拿”号屁股上的两座主炮塔的时候,a炮塔打出的一轮齐射终于有了结果,一重达一吨多的穿甲弹直接打中了“广州”号乙炮塔的正面。炮弹的撞击角度几乎是垂直地,而且穿透了炮塔的正面装甲,在炮塔内部爆炸。这是“蒙大拿”号还击时打中的第一炮弹,而且也是威力最大的一炮弹!“广州”号的乙炮塔差点就被炸到了半空中,如果不是采用了封闭式弹舱的话。下方的弹药舱都将被引爆。而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还导致后方舰桥里地官兵伤亡大半,幸运的是,舰长等几名重要军官没有阵亡,而且在带伤继续指挥战斗。
当时,打中了“广州”号的不是一枚重型穿甲弹,而是一枚轻型高穿甲弹。美国海军是最早使用重型穿甲弹的,而且也最早认识到,重型穿甲弹在近距离交战中的威力严重不足,反而不如轻型穿甲弹。因此。在“蒙大拿”级战列舰上,每门主炮都配备了3o轻型穿甲弹。以应付近距离战斗。虽然这将增加后勤保障的难度,还会因为两种穿甲弹的弹道不一样,所以瞄准计算方式也不一样,如果炮手搞混淆了的话,必然会导致炮弹无法命中目标。但是,毫无疑问的,在近距离战斗中,初更高的轻型穿甲弹对付垂直侧甲地效果要比重型穿甲弹好得多。
另外,这也暴露出了“新省会”级的一个问题,即该战舰地装甲不足以挡住自身主炮的打击。“蒙大拿”级使用的主炮威力与“新省会”级的相差不大,也就能够打穿“新省会”的装甲,这无疑是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缺陷。
“广州”号没有因此而退出战斗,常荐新在收到了“广州”号舰长来的报告之后,也没有让其退出战斗,到此,常荐新已经认识到,仅凭“南宁”号,是打不过对面的那艘敌舰的,必须要让“广州”号坚持下去。
这个坚持很快就收到了效果,六点四十七分,“广州”号丙炮塔打出的一穿甲弹干净利落的还了对手点颜色。这炮弹正好打中了“蒙大拿”号c炮塔与基座之间的位置:>塔被直接炸毁。几乎同时,“南宁”号的炮击也收到了显著效果,一枚穿甲弹打中了d炮>::而是被弹了起来,沿着炮塔顶部飞过,结果把炮塔顶部后方的副瞄准仪给直接抛掉了。也就是说,d炮塔已经失去了瞄准降低了很多。
到此,“广州”号重新锁定了敌舰的a炮塔,而“南宁”号则在继续猛击敌舰尾部的d炮塔,了望员并没有看清楚敌舰d炮塔上的瞄准仪是否已经被打掉,搞得炮手仍然将其列为了要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