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正面的介绍。
“真正的绝密资料是不准带出基地地,所以……”
谈仁皓叹了口气。他也没有埋怨潘泽康。如果原子弹真如同吹嘘的那么厉害的话。那就绝对是帝国的最高机密。而任何文字资料都不可能带出基地,甚至连从事原子弹研制与开工作的人员的活动都要受到自由。
当时,为了搞“盘古计划”帝国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还投入了十多万科研人员,其中仅潘泽康这类年轻地科研人员就有十万人。这些人的活动都是受到了严密的监视与控制的,而且是由宪兵部队负责,而不是普通的军队。后来谈仁皓才知道。当时所有从事“盘古计划”的人员都与家人中断了联系。就算是少数有特权的高级工程师要给家里人写信,也得接受全面检查,即信件的内容必须要接受检查,根本就不会考虑个人**。而潘泽康当时没有参加最核心的工作。他是属于联络人员,所以活动还算是比较自由的,只是他每次外出,也要受到监控与限制。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的时间,谈仁皓是在急切的心情中渡过的,当飞机开始下降的时候,他也开始向机窗外张望,可是外面的夜色很暗,加上机舱内灯光的影响,他什么都看不到。直到飞机在跑道上停下来,一股风沙从开启的舱门里刮进来的时候,谈仁皓才意识到。他们来到了一座沙漠里的机场上。
“外面的风很大!”潘泽康提高了声音,“等下跟我走。大概又是沙尘暴!”
谈仁皓点了点头。拉拢了衣襟。刚走出机舱,大风就刮得他差点从舷梯上掉下去,风力至少在十级以上,谈仁皓还真不敢想像,这里会是“盘古计划”的秘密研究所吗?那十几万人难道能够在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除了风沙之外,气温也非常低。不比莫斯科好多少,这是沙漠地区的一大特点,往往白天热得能够把人给烤熟了,晚上冷得能把人冻僵。巨大的温差根本就让人无法生存。
谈仁皓与杜兴一路上都紧跟在潘泽康的后面。当潘泽康停下脚步的时候,谈仁皓才现,他们来到了一条地道的入口处,显然,科研基地不是建在地面上的。而是建在地下的。
地道挡住了外面的大风。等到谈仁皓适应了里面的光线后才现,地道两侧每过几米就有一个岗哨,而且里面都有荷枪实弹的宪兵,看样子,这里的安全工作还不是一般的严密。在潘泽康出示了证件后。三人迅的通过了三道关卡,最后来到了一扇巨大的钢门前。负责守卫的宪兵先检查了潘泽康的证件,随即又检查了谈仁皓与杜兴的证件,甚至还多看了谈仁皓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