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鳞片,价格比外地便宜许多。但要求的数量一多,总价还是很可观。
这还多亏支持着可诺准公主的那些小贵族,加上可诺本人砸锅卖铁地去筹备,这才组建出三支中队的龙骑兵,总计三百人。
由于现今奥兹平原战场的战斗,全都是围绕在粮食与良田的争夺上。简言之,地面部队为主。想要表现出成绩的人,无不大力组建远程部队,用于攻坚或防守。
龙骑兵虽然算是卡尔斯鲁厄帝国的王牌兵种,但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战场上。可诺准公主却这么做了,众人无不猜想,也许这位准公主就是来战场转一圈。等待一个收获祭过去,就可以带着这样高贵的部队回内乌肯,心安理得地受封公主封号。
殊不知,可诺和她的小伙伴们,将目光盯在很少人挑战的对手上——海德尔帝国的飞空艇。
作为海德尔帝国方面,接天关军事要塞的唯一运补方式,飞空艇的出现规律是卡尔斯鲁厄帝国一方最为关心的情报。假如对方有异常的大量物资集结,那就是战争规模扩大的前奏。只要是合格的统帅,不可能不防着这点。
而对海德尔帝国来说,与其间隔长时间,再一次性动用大船队运输补给物资,不如小批量物资不停地输送往前线。两者对于前线的士气,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后者运补方式就像在说,帝国并没有忘记前线的战士,来自本土的资源是源源不绝而来。
再者小批量、高强度的运补任务,本身就有利于飞空艇的作战训练,也锻炼了指挥部的调派能力。对于前线人员的调动、伤员的后撤以及情报的交流,都提供了相当大的灵活度。
何况以前可没有论坛呀。海德尔帝国中央想知道接天关前线的消息,都只能用传递书信的方式进行。飞空艇的速度与可靠性也就至关重要。
所以海德尔帝国肩负起运补任务的飞空艇船团,数量都不多,不超过五支中队,也就是五艘飞空艇的规模。但抵达接天关的频率却相当密集,两三天就能看到一波。
与龙骑兵同样的情形,飞空艇对于奥兹平原的争夺战没有任何意义。虽然出动飞空艇,能够带来巨大的优势,但一跟战略成果做比较,就能发觉出动飞空艇打这种烂仗,就是桩赔本的买卖。所以海德尔帝国方面,飞空艇只用来确保运输补给任务完成,不上前线打烂仗。
其次,迷地还没有制空权一说,甚至对于空中的防卫,也有一定的高度限制。这是受限于地面的攻击手段,太高的对手根本就打不到。再说迷地的’空军’没有多少空对地的攻击手段,飞空艇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