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01章 姓赵的做生意,就靠朋友多(6 / 10)

然2000多尺的大豪宅还在建,但咱们租的房子已经可以住进去了。”

600万港币砸500万买了三套房,剩下的自然是买几十万华置或港灯股票当投资,留点小钱供应日常花销。

租房这事不也就是个小意思了?毕竟张父张母今年还不到50岁。

还有,张父也加入新世界客运当的士司机了,张母则是摆了一二十年的小吃摊,去了尖沙咀一样可以摆摊啊,再说张伟凡都是万家三级职工了,月薪是4500,5700,7200这样一级级向上升啊!

三级工月薪7200,已经是很富裕的中薪阶层了。

主要是万家这个每升一级,月薪就提上级薪水的四分之一,非整数直接反向抹零太骚了。4500的四分之一明明是1125,直接反向抹成1200给你加薪,后续类推。

那他们一大家子先在尖沙咀租个好房子,住上一年半载再搬新房,小意思。

这样的生活,活着才有劲头和盼头啊!

而张家这样的情况,基本都代表了数以万计当初跟着赵东淮一起发外汇战争财的港濠市民大流主流势态了。

当然,其他以万计家庭的现状,绝大部分是不如张伟凡一家的,因为当初张家第一次上车,1月1号就投了60万,那是全部家底,而绝大部分职工体系,亲属圈,第一次投资往往是几万块,几千块。

那是等到86年三四月份,越来越多人想入场赚钱,那些第一次就能上车的,才慢慢排队加大投资,他们赚的肯定比张伟凡一家少多了。

但只能租廉租公屋生活的赵氏职工体系,住笼屋的,最少也能赚来十几万,几十万,能买个几百尺房子了。

就是现在,慈云山、将军澳、秀茂平等九龙偏远地区,房价基本也还是五六百元一尺,不比东涌高太多呢。

你1986年1月1号和三四月份大上车,赚个几十万买住宅,能买,就是位置偏远罢了。

………………

2号来临。

赵东淮刚坐在亚视大办公室,就见章敏收集了几张报纸,兴奋跑来道,“老板,万家想进南韩的声势造起来了啊。”

“昨晚南韩那边就有不少报纸加急刊印晚报,今天早报更多了……”

章敏拿来的就是一堆南韩报刊,她不懂南韩文,赵东淮也没学,不过这些报纸上,基本都是英文版。

南韩主要媒体报刊,基本都是韩文和英文双版的。

赵导接下时,第一张就是每日申报:“为了人民,安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