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淮坐在亚视办公楼时,果断对阿珍道,“去,把康纳利和莫妮卡喊来。”
等两个波涛汹涌的大洋马来了后,他才给出了建议,让她们也主要是莫妮卡为主,康纳利为辅,回鹏城开一个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半导体设备的高科技集团。
代工厂嘛。
她们两个的身份,更容易从欧罗巴和北美引进各种流水线生产线,制造设备,也更容易和各种原生产工厂谈合作。
索尼、戴尔、惠普、IBM包括摩托罗拉……
“我等下联系下摩托罗拉,那边应该是会感兴趣的,毕竟内地的生产成本和北美,完全不是级数,咱们的优势太大了。”
“企业名字就叫太平洋制造,这是能追华人置业集团的大项目。”
现阶段阿明的富泰华,也是接一点索尼、东芝的小单子,小边缘产品代工厂做事,赵导安排的话,可以直接和阿芝、索尼谈各种笔记本电脑、随身听的大单子了。
若拿下摩托罗拉大哥大,包括1995年的揭盖机代工厂,这是在苹果时代之前,华制集团就能在港岛上市,冲出来海量市值的。
至于未来苹果崛起,开创新时代?
没什么关系的,赵东淮早就让阿敏、阿珍悄悄收购苹果集团股份了,趁着AB股还没出来之前,趁着苹果处于低谷期,市值正低迷,他一家子收购的可嗨了。
大苹果的衰落期,那是从1985年开始,持续到1997的。
赵东淮的收购,再次让华尔街对苹果大感兴趣,也开始了新一轮争抢,但没事……
赵导手里15%,阿珍5%,阿敏5%,这笔钱就是先放着,比存银行利息还低。
华尔街再过几年,迟早也会认为这是赵东淮的首次投资失利……然后慢慢放弃抛弃苹果的股票。
这笔股票握在手里,即便乔布斯回归后,让苹果重新崛起,这么多股权,选哪个代工厂还需要问??
得感谢阿岳一下,不是他昨天带着阿明去杀青宴凑热闹,赵导一时间都没想起来富泰华这样的企业。
对了,要和索尼、东芝、摩托罗拉谈生意了,先来一次模拟。
【1988年11月,你向索尼发出合作邀约,想让新成立的太平洋制造,成为索尼随身听代工厂,在拿出各种优质合约和足够利润链后,索尼痛快和你达成了合作。】
【1990年6月,太平洋制造鹏城厂区,已经扩张为职工二十万人的大企业,代工制造的CD随身听,让太平洋和索尼都获取了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