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顿,显然觉得这件事情不太好说出来,但朱由校却皱眉道:“说!”
“是……”魏忠贤无奈,只能说道:
“同样的八天时间里,万岁共批阅京城内外诸司奏疏共五百五十二件,处理国事约三百七十五件。”
“平均起来,每天要批阅的奏疏大概是一百二十多件。”
说完,魏忠贤又怕皇帝脸上挂不住,因此特意说道:
“不过如果按照这几日的处理来说,万岁每日大概处理奏疏二百件左右,已经算是史书之上较为勤政的帝王了。”
尽管魏忠贤这么说,但朱由校算是知道自家弟弟有多累了,金铉在养心殿的那句话让朱由校不断回想起来。
这么算起来,自家弟弟一天的工作量就能抵上他三四天的工作量。
更何况虽然奏疏数量不差,但朱由校毕竟处理过五军都督府和御马监的奏疏,也看过赈灾和迁移百姓的奏疏。
真的算起内容来,恐怕自己弟弟一天的工作量,等于自己十几天的工作量。
可见,朱由检的勤政之心,确实是“振古罕俪”。
如果非要在历史上再找出第二位,恐怕也只有秦始皇和明太祖能与之相比了。
“弟弟那边,还有什么奏疏是养心殿这边也可以处理好的吗?”
朱由校想了想,自己不过一天工作两个时辰,说起来确实有些懒惰。
“若是真的要算,按照齐王府的行事来说,赈灾和以工代赈的奏疏或许可以处理,每日大概一百六十余件左右。”
王安开口,而朱由校闻言也摆手道:“日后赈灾和以工代赈的奏疏也搬到养心殿来处理吧。”
“这么一来、弟弟每日应该能多休息一个时辰。”
“万岁仁爱殿下,恐怕殿下知道后也会十分感动的……”魏忠贤谄媚的笑着,而朱由校却没有回应他。
“依你看,若是将太子交给弟弟带,会不会让弟弟太累了?”
朱由校看向了王安,而王安闻言顿了顿,过了几秒后才开口道:
“即便万岁帮忙处理奏疏,殿下每日也要劳累七个时辰,奴婢听闻齐王府内,殿下收养的李定国,也是这几日才有机会被殿下带着。”
“不过即便是带着,但齐王殿下也只有时间来监督他的功课罢了,诸如弓马、边事、理政等事物,还是靠王府的人在带。”
说到这里,王安又安慰道:“只是等化淳北上,另外万岁帮忙处理赈灾和以工代赈奏疏的话,殿下劳累的时间应该会缩短到五个时辰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