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还有衙门内一群人闭上了嘴,毕竟齐王都手书前来,最少在手书抵达锡兰前,是不能有什么军事行动了。
“岛上的田地开垦的如何?粮食还够大军吃几个月?”
黄龙开始关心锡兰岛能不能养活海陆十三万大军,而对此李旦却作揖道:
“岛上新开垦田地七十六万亩,过去一年移民六万五千余人,分地一百三十万亩。”
“这一百三十万亩里我们只能按照朝廷的“海外田地总赋十赋一”来收取,不得添收杂项,应该能收上来二十几万石米。”
“剩下的一千多万亩土人田地里,可以则是按照十赋五来收取,能收到一千二百万石左右。”
“欧洲人在小西洋皇店的商税是二十七万两,按照殿下所说的全部截留,这二十七万两我们都能自己用。”
“算下来,只要朝廷发军饷,我们主要收拾沿海土邦的话,自给自足是没什么问题的。”
李旦的话给了所有人一个定心丸,近十三万大军,人吃马嚼的,除了军饷和粮食外,还有船只、军械保养的费用。
明军可以说是远征,也可以说是在家门口打人,关键看从哪里调兵。
以小西洋监察使司的体量,如果都用上“十赋一”的政策,那顶天也就是常驻六营近两万人,军费开支最多保持在五十万两以内,占据当地财政的六成。
为了维持十三万大军,黄龙将原本针对土人的十赋四,提高到了十赋五。
眼下看来,尽管岁入一千三百多万石和二十几万两,但小西洋监察使司依旧难以为继,必须朝廷出银子才行。
大明的投送能力并不弱,毕竟两百年前的郑和下西洋规模就达到了两万七千人。
眼下大明的国力,是永乐年间的几倍不止。
不过即便如此,长期维持十三万人在此地,还是有种变相放血的感觉。
毕竟十三万人,哪怕朝廷只出军饷,也需要每年出二百二十万两银子。
这还只是原本的军饷,按照朝廷答应南军、西军和海军的条件,这十三万人的军饷是每年三十两,因此军饷是要翻倍的。
也就是说、大明眼下每年要为小西洋买单四百四十万两银子。
这笔支出,基本上占据了今年大明十分之一的财政支出,所以黄龙才觉得压力很大。
他了解朱由检喜欢什么人,说白了就是喜欢洪承畴那种,一边打仗不要太多军需,一边把当地打的节节败退,打完之后还能交出银子给朝廷的人。
况且,朱由检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