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处理掉。
他走上前,毫无顾忌的坐在了朱由校旁边的位置上,感受下位置的温暖,然后才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奏疏和一份军报。
“这是小西洋的奏疏和军报,有一个好消息和几个坏消息,哥哥你先看看。”
“好。”听见朱由检这么说,朱由校也放下了燕窝,接过奏疏和军报快速翻阅了起来。
看的黄龙奏疏的同时,他忍不住夸赞道:“黄龙干得果然不错,弟弟委任他为小西洋的将帅果然没错。”
“错是没错……”朱由检附和一声,然后就解释起了小西洋的局面和黄龙的小心思。
对于黄龙贪墨三万两黄金的事情,朱由检选择了隐瞒,毕竟黄龙干得那些事比较黑,三万两黄金当做弥补费也不夸张。
他主要和朱由校说了小西洋的真实局面,以及面对的困境,还有大明本土军队,以及增兵小西洋的事情。
“依你看,要增兵多少?”
朱由校把事情听完,也意识到了南亚的局面有多困难,专心的询问朱由检,而对此,朱由检则是沉吟片刻道:
“眼下本土的五军都督府兵马有近七十万,等瀛洲的兵马调回,便有七十五万。”
“这七十五万大军,每年的支出在一千二百万两银子左右,而国朝明年并没有任何边事上的行动。”
“我的意思是,瀛洲调回的十六营兵马,补足后调往南军都督府,然后再把南军都督府在交趾、广西、广东、旧港的二十营兵马调往小西洋。”
二十营兵马,正兵六万六百多人,这样的增兵数量说不上很多,但也绝对不少。
不过,朱由检并不是简单地调兵,而是……
“这二十营兵马调往小西洋前,还需要以他们为蓝本,从愿意迁移小西洋的藩王百姓中募兵三十六营来训练。”
“也就是说,前前后后合计调兵是五十六营,但那三十六营兵马是藩王支付军饷,在眼下的战事中归朝廷统辖。”
朱由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个清楚,他不可能单独的用明军来平定南亚,那样的话,除了一开始可以以战养战,到后面就需要朝廷输血了。
眼下的局面是,迅速调兵支援黄龙,然后海陆配合,反击莫卧儿,将沿海的各大城市拿下后,支持诸藩就藩。
诸藩就藩后,他们自己的诸藩子弟领兵这三十六营,但总的指挥权在黄龙手上。
也就是用这三十六营兵和朝廷的近二十万兵马来反击莫卧儿。
只要明年帮助藩王站稳脚跟,那么后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