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设计出一个水循环和水收集系统,也没有将水作为燃料储备。
或许王徵等人是觉得,人在海上根本不需要担心水的问题,但朱由检很清楚,眼下第四版的蒸汽机是无法使用海水的。
大明越过了“往复式蒸汽机”,进入了“多胀式蒸汽机”,而这种蒸汽机内部压力很高,如果使用海水来充当蒸汽动力,那么海水燃烧后会留下大量杂质,最后引起蒸汽系统的爆炸。
这种情况下,大明需要在蒸汽船只上常备一个“海水淡化系统”才行。
这个系统也不难,无非就是用船只上的火炉煮沸海水,在加热海水的同时产生水蒸气,随后冷却凝结就可得到纯水,这是东西方早就有的日常生活经验。
因此,朱由检给王徵等人研究蒸汽机船的提议就是,船只需要准备一个燃烧海水,收集水蒸气的装置,另外留出三分之一的载重来储存纯水,减少煤炭的重量。
续航七千五百里,这对于大明来说有些过剩了。
对于朱由检来说,蒸汽船只补给路线就那几个,从大明到瀛洲南部,再到瀛洲北部,然后顺着暖流前往北美阿拉斯加湾再补给一次,最后南下抵达旧金山、洛杉矶一带结束旅程,踏上归途。
一百万斤的煤炭,需要燃烧八百万斤水,才能达到三千八百里的续航里程,而大明的木船只能装载五百万斤。
船只三分之一装水,也只能满足蒸汽机运作十二个时辰罢了,所以得弄出一个水蒸气回收的装置,搭配上“海水淡化”的装置,基本可以满足船只远航三千八百里。
不过这么一来,就只有二百五十万斤能用来载人和运货了。
写完这部分,朱由检停下了动笔的行为,扶额呼出一口气后,又看了一眼关于拖拉机的预估。
拖拉机的预估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原本两千斤的重量经过反复试验,已经降低到了一千三百斤,加上蒸汽机性能优化,成本价降低到了一百三十两。
王徵认为,如果能将拖拉机的重量降低到一千斤,那成本会降低到一百两,但那是拖拉机的马力会骤减,一天十二个时辰或许连十五亩地都无法耕种。
朱由检看了过后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一百三十两,一天二十亩地的数据他已经很满意了。
眼下大明要做的不是设置许多要花费很多精力的课题,而是先把他留给军备院的一些较为简单的课题解决。
一百三十两一台蒸汽拖拉机,在半个月的农忙期里,它能日夜不休的耕种三百亩地。
地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