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二十章 沙俄东侵(2 / 8)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7405 字 2023-01-30

米。

这样恶劣的环境,即便郭桑岱有大明的支持,四年时间也不过才开垦了四十余万亩耕地。

这些耕地即便种上马铃薯,也只能产出不到五十万石的食物。

哪怕按照一天一斤,他们也顶多只能吃两百天,而当地的畜牧数量也不多,即便全部吃完,也撑不过冬季。

由此就能看出来,在这个时代的北山,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根本聚集不起太多的人,哪怕万人级别的城池也不行。

他们只有以千人,数百部的方式分散在这广袤的地区,才能通过狩猎活下来。

但从实际来说,如果有热腾腾的米饭吃,谁又愿意去爬冰卧雪?

因此,有着充足食物的奴儿干城才会成为北山女真人向往的“乐园”。

十石米是生存基本,而两只羊和两头猪,十只鸡鸭便是这户人家生活中稍微能奢侈一顿的保障了。

那四个半月的化冻期是鸡鸭繁衍速度最快的时候,忍住这四个半月,他们就能收获六七十只幼雏。

养好之后,他们冬季里基本能每六七天吃一顿鸡肉,一个冬季能吃一头小猪和小羊。

当然,如果想吃的更好也可以,那就只能走出去几十里,爬冰卧雪的狩猎了。

曾经这种赖以生存的狩猎,对于北山女真人来说成为了生活消遣。

至于温暖,虽说北山有着众多树木,但在曾经,想要储存足够渡过七个半月漫长冬期的木料是很艰难的。

在这冬期最冷时能达到零下四十几度的北山地区,屋里的火炉是十二个时辰都不能停下的,停下就意味着死。

这不断燃烧的火炉,一天最少要烧六七十斤,一年便是两三万斤木柴,而给他们收集木柴的时间只有不到一百三十天。

这意味着他们每天最少要准备两百斤木柴,搭成柴火堆来自然风干。

两百斤木柴并不多,便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能很快收集过来,但对于他们这种渔猎民族来说,一个孩子也是劳动力。

这个孩子如果去狩猎,那一年最少能猎到数千斤肉,去捕鱼也是如此。

因此寒冬对于北山女真人来说,是一个逾越不了的存在。

只是这种无法逾越的存在,在郭桑岱到来后宣布消失。

郭桑岱会在冬期到来前,给每户发三千斤蜂窝煤。

尽管第一年冬期会有一些人因为操作不当而死去,但之后在郭桑岱带人修建火墙、火炕以及水渠,开始采用个体供暖的方式后,这种情况基本消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