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番外(九) 天启三十八年(6 / 7)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235 字 2023-06-24

价又要涨了,这次要涨到二十文。”

“不可能吧,不是才涨过吗?”

“不知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应该不会……”

“也不一定,毕竟今年物价都涨了,工价也应该跟着涨才对。”

“牛肉都涨到二十二文了。”

“不过猪肉不是降了吗?”

“降了,现在好像只有十五文了。”

“降那么多?”

百姓们讨论的,无非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这其中,以工价和物价被讨论最多。

大明的物价增长幅度其实并不大,相比较朱由检就藩时的天启二十三年,过去十五年的时间,大明物价不过增长了不到20%,而工价却增长了50%……

曾经一斤牛肉十八文,眼下也不过二十二文,而工价却从十文涨到了十五文。

这样看起来,似乎大明百姓还是不能随意吃肉。

不过,牛肉的价格是涨了,但猪肉的价格却下降了。

天启二十三年时,一斤猪肉尚且需要二十一文,而眼下却只需要十五文了。

这降价的背后,是大白猪不断繁育,粮食不断增多的成果。

朱慈烺在方丈县时,当地的百姓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三到五头猪,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还能养七八头猪。

猪肉在大明朝已经没有那么昂贵了,而一些曾经昂贵的香料也开始走进百姓家中。

“呜呜——”

火车的汽笛声再度响了起来,伴随着它的速度变慢,驶入月台,车上的百姓也在它停稳的时候纷纷下车。

每个人提着自己的行李,而朱慈烺的行李很少,只有一个拉拽的藤木行李箱。

橡胶滚轮,加藤木条编制的箱子,这是大明百姓最常见的行李箱。

拖着行李箱,朱慈烺怀揣着一丝好奇走下火车。

他站在月台上,可拉拽十五节车厢的火车上走下了乌泱泱数百人,他们直接走出向了出口,朱慈烺也是如此。

跟着众人走出那长达数百米的地下出口后,出现在朱慈烺面前的,是一个聚集了数千人的巨大广场。

广场上有着表演节目的,也有摆摊叫卖的,还有排队等待客人的马车。

朱慈烺没有去过齐国,但他听夏完淳说过,齐国火车站前的广场往往都是干净整洁的,而大明是混乱的。

不过夏完淳也说了,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齐国立国开始,人均条件就比大明好很多,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