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子任自己的日记中,他在战后回忆说:“如果万岁能提前让齐国参战,抢夺制空权,揭露逆太子的谎言,或许这场内战将会在三个月内平定,所波及的百姓不会超过一千万人。”
“由于万岁和朝廷的判断失误,导致了叛军窃取军备院密库,从而赢得了生产秘密军备的时间,导致中期我军辽沈战役受挫。”
除了李子任的回忆,民间许多平民也自己记载了大量关于这场内战的经过。
以平民的视角来说,华北与东北的大量百姓所看到的都是战火纷飞和人性的丑恶,因此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作家。
但不管如何描写,许多作家都认为在这场内战中,武狩帝做的最错的举动就是第一次拒绝齐国下场。
这个举动,导致了东北军民认为武狩帝确实被吴王挟持,因为此前大明从未拒绝过齐国主动提出的一些平叛请求,直接导致了东北军民死伤惨重。
战后第四年,根据户部统计,华北与东北的两亿四千余万人口仅存不到一亿六千万,大部分人口迁移到了海外或者河中、泰西、波斯等地。
尽管这极大充实了大明在西陲和海外的人口,但却给东北百姓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惨痛记忆。
在国史官的笔下,这场内战也被称为“武狩之变”。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