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没有的。这个难题在这时代属于无解,要是用这年代常用的粘土砖强行上马,那就等着烧塌。
有了这个小高炉,连带着安塞近郊的一个小铁矿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个矿储量不大,品位也不高,正是俗称的“鸡窝矿”。但那是用后世眼光来看的,经营得好了,一年也还是能产个几万吨铁矿石,供应吴为这个铁匠作坊原料还是绰绰有余。本地煤矿质量甚佳,基本属于出口级别的无烟煤,而且含磷量极低,正是天然的炼钢材料,为别处所无,大肆开采之下,成本较木炭低廉了数倍。一时之间,天时地利人和竟无一不备,眼看一个迷你的明末煤钢联合体就渐渐成型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