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军饷太多了,截止到崇祯元年九边欠饷已经超过了五百二十万两!连比你那儿紧要得多的辽镇都还欠着四个多月的饷呐,前不久才刚因为闹饷逼死了一个巡抚,而且那巡抚的亲哥子还是户部尚书!你看朝廷够有诚信了,说没钱就没钱,亲兄弟都没得谈。左右现在大家都欠着饷,知道朝廷没钱也就没辙,还能保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要是让他们知道连造反的流民都拿到了安置费,那还不天下大乱!
没钱,抚局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那剩下的就只有剿了,但抚要有钱,剿要有兵,说到底还是要有钱!况且就算是剿,剿完之后依旧要安置,还是要有钱!这简直是个死循环,没有钱,一切都进行不下去。钱啊钱,可真是个好东西啊,杨鹤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么缺钱过,这些日子来整天都在想到哪儿去弄钱,连瞳孔都快变成方形了。
好容易拼了老命死磨硬泡向崇祯皇帝要了十万两银子,真正用起来才知道仍然是捉襟见肘!调兵剿贼,总不好意思让人白干,老百姓的大俗话都说了,皇上还不差饿兵呐。欠饷可以暂时不结,左右已经欠这么久了,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么。但这大过年的,开拔费是不是得发一点儿?否则也太让弟兄们心寒了罢。
幸好还可以拿流贼掳掠的财物作诱饵,再加上这年月朝廷的威权还没丧失干净,杨鹤这才邀齐大伙别别扭扭地出了兵。就这十万两银子,什么开拔费、首级功、流贼安置费用就都含在里头了,关于怎么分派这笔银子,一路上杨鹤就快愁了头!
吴为的出现,对于杨鹤来说不啻是天降福星一般,一方面流贼几乎是被吴为以一己之力击溃的,大队官军几乎就没费一枪一铳,这样一来伤亡人数自然就少了,省下了老大一笔抚恤费用,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而且听其前面所言战况,他不是嗜杀之人,大部分流贼都是作了俘虏,这样一来,首级功自然也就少了,又省了一大笔!还有,最关键的是他不贪功,连自家已经落入囊中的战利品都交了上来,并且是知情识趣地交由自己分配。虽然多半的原因是明哲保身,但这个人情杨鹤必须要领。嘿嘿,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虽然只是个辽东秀才,到底是读书人一脉,关键时候知道屁股应该往哪儿放啊。
有了钱,自己的一切措置就都顺手起来,连众将看向自己的眼光都不同了,明显带上了一丝热切谄媚。杨鹤心情大好,但仍是正色道:“仗虽然是打胜了,但陕北地方仍不太平,各地流贼仍有不少,就以此战来说,还是有数千流贼漏网,众将不可懈怠,仍是要加紧剿灭才是。”说完有意无意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