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九章 微观与宏观(4 / 5)

部物理特征的猜想具备一定的重合性。

或者换一种方式来说,那便是,也只有黑洞这种几乎突破了当前物理极限的天体,才具备导致这种怪异现象的理论上的可能性。

之后,看到了胡晓铮研究员所发表的论文,并与其交谈之后,陆铭知晓了理论上的一些可能性。

由此,才最终决定,要搜索位于太阳系周边的黑洞。便连他自己都有些出乎预料,这一搜索,竟然就真的找到了。

原来……太阳系附近真的存在一颗处于激活状态的黑洞。这是巧合么?

当然有可能是巧合。但……陆铭是首先基于一个

“预言”,有了

“太阳系周边存在一颗黑洞”的预期,才去着手实际搜索的,并不是先发现了这颗黑洞,然后又从结果倒推原因才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

而做出这个

“预言”的前提,便是宿命桉之中那一系列事件以及自己的推测。这本身便意味着某种倾向性,意味着这两件事情之间确实极大概率存在着某种关联。

而,如果这种关联确实存在,也即,发生在地球之上的一系列事件,全都是因为这颗过于接近太阳系的黑洞影响才导致的话,那么,整件事情的经过便是这样。

在黑洞周边,会有一些超出当前理论水平的奇特现象发生,譬如

“从未来借取质量,导致此刻质量的异常增加”,并

“注定一个必定发生在未来的宿命,未来必定会有某一天出现质量的异常减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便是质量增加的

“结果”出现在了现在。而质量减少这个

“原因”则出现在了未来。因果被倒置了。时间线出现了混乱。这与宿命桉之中,受害者先是莫名其妙的自杀,然后自杀的原因出现在了未来,何其相似?

从微观到宏观,从一颗粒子莫名其妙的出现或者消失,到宏观世界里人类的一些行为,看似有很大的差距,但微观到宏观的距离或许也没有想象之中差距那么大。

虽然不太清楚从微观发展到宏观的具体过程,但只要认定这种联系确实存在即可。

此刻,文诚城团队所发现的,在距离地球仅仅8.6光年的地方确实存在一颗黑洞的关键性证据,则补上了陆铭逻辑之中最后一块较大的空白。

陆铭定定的看着那颗黑洞所在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良久,他摸出手机,拨通了张定山的电话。

此刻,蓝湖市基地,指挥大厅之中,张定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