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墨脑海中忽然想起了当初中学时要求背诵的一篇课文,宋朝周敦颐的一篇名作《爱莲说》,口中不由得轻‘吟’出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可人虽然在努力的微笑,但其实心中还在狂跳不已。她借太后当护身符,是以昏君一直没敢动过她,但是可人却知道,若昏君真要把她怎样,太后反而会很高兴。
可人从十岁开始,便跟随在太后身边,一晃就是八年,太后对她爱如己出。把可人安排在昏君身边,太后固然有让可人替她看管纪墨的心思,但又何尝不是把她最贴心的人儿‘交’给纪墨才放心的意思?
可人对太后忠心耿耿,对纪墨同样忠诚。但是若让她把身子都给了纪墨,心中还是不甘的。
她并非普通的宫‘女’,乃是一位亡国的公主。亡国之后她颠沛流离,被人贩子倒卖,最后被卖到大楚,被太后相中,这才免去了苦难生活。
她现在是宫‘女’,她也懂得自己的本分。在她眼中,昏君已经有了亡国之象。已经经历过了一次亡国,可人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若真有亡国那一天,可人可以毫不犹豫的陪着纪墨赴死。但让她委身于亡国之君,那就实在是太违心了。
本来可人还在忐忑着若纪墨一定要临幸她,她该如何,是‘激’烈反抗宁死不从,还是任他蹂-躏从此麻木的活着,亦或是放下心结随‘波’逐‘浪’?
却没想到纪墨在看了她半晌之后忽然作起了诗,不!这并不是诗。身为亡国公主,可人也是颇有文采的,她明白这只是一篇短短的议论文章,但却字字珠玑,引人遐思。
文中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述,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象倾诉对她可人的赞美。初闻时之觉通篇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可人不禁两颊微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在说她虽然是被买来的‘女’奴,却有着高尚的品德吗?
虽然她确实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人同流合污,但是被纪墨作文褒扬,仍然让可人颇感惭愧。
可人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