戡平西凉二州之际,中原各州郡同样是诸侯割据,战事频发。混乱不堪。
中原司隶一带,李利麾下平南将军徐荣接管司隶各郡县时,与冀州袁绍麾下兵马摩擦不断,互相攻伐抢夺城池。不过两军都很克制,小打小闹不断,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最终,徐荣所部三万余西凉军大获全胜,接管了司隶大半郡县。将触角延伸至黄河以北,直抵兖、冀二州边境。
自此之前,自领车骑大将军的诸侯盟主袁绍,却从司隶境内缓缓撤军。既而从冀州刺史韩馥手中夺得冀州,实力大涨。随后袁绍征辟河北众多贤士,广纳燕赵猛士,大肆招兵买马,积极扩充军备;从最初的几万步骑发展到二十余万兵马,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军力日盛一日,实力日渐强大起来。
恰逢徐荣领兵收复司隶郡县之时,袁绍却与幽州公孙瓒结怨,双方大战月余,势均力敌,陷入胶着僵持之状。正因为如此,他将留在守司隶的兵马全部撤回冀州,不愿与西凉军交战,以免两面受敌,自身陷入被动之局。
冀州战事相持不下,驻守兖州东郡的曹操,同样也在大肆扩充兵马,攻城略地,伺机扩张地盘。他与兖州刺史刘岱合力征剿盘踞在兖州的黄巾军,大破十余万黄巾兵,收降七万余众,实力大涨。随后,他拥兵近十万,战将上百员,麾下将士骁勇善战,声望和实力皆在兖州刺史刘岱之上,又与陈留张邈交好,俨然对兖州志在必得,只待时机出现,便可占据兖州。
兖州局势微妙,青州和幽州一带亦是战乱不休,遍地烽烟。去岁,护乌桓中郎将公孙瓒率领两万余步骑与青州三十余万黄巾军大战于东光,随即大破黄巾军,杀得数十万黄巾军丢弃辎重,奔走渡河。是役,公孙瓒率部斩首四万余众,收降近十万黄巾兵,威名大震,随即“白马将军”之名不胫而走,声名大噪。自此之后,青幽二州境内,公孙瓒声势极盛,兵马日益强大,其声望俨然居于幽州牧刘虞之上,已成功高震主之势。初平三年,公孙瓒亲率数万大军与袁绍大战于界桥,双方互有胜负,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冀州、兖州、青州和幽州等北方各州郡皆有战事,袁绍、曹操、公孙瓒等诸侯已然实力大涨,势力已成。随后,他们必定各自割据一方,厉兵秣马,虎视天下。
北方割据之势已成定局,盘踞南阳的袁术也没闲着。利用袁家四世三公的深厚人脉和雄厚的钱粮财力,他坐守南阳却将地盘延伸到豫州汝南等地,大肆招募兵士,打造军械,企图攻取荆扬各州和徐州等地,割据江南,图谋霸业。
荆襄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