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正堂。
此刻留在堂之人都是李利麾下心腹重臣,左军师贾诩、右军师郭嘉,镇东将军波才,飞熊营统领桓飞,青龙营统领许褚,陷阵营统领高顺,还有奉命赶来的安北将军周瑜。
待糜竺抱着抄录的竹简离开后,李利大步流星地走向正堂后面的内室,随手招呼堂内众人前往内室叙话。
稍事寒暄后,主臣落座。李利开门见山道:“刚刚对各镇诸侯的安排,你们也都听到了。之前诸侯入盟时便已商定,此次讨贼之战谁攻下的城池便归谁所有,在二袁未被彻底剿灭之前其他诸侯不得横加抢夺。我是诸侯盟主,也还是这项决议的公证人和监督者,负责为各镇诸侯主持公道。谁敢违背盟约,我李利便有责任替失去城池的诸侯讨回失地,胆敢抗令不遵者,坚决予以剿灭。
其次,此番讨袁之战有两个主战场,一个在河北,另一个在淮南,因此联盟设有两位副盟主。河北战场以兖州曹操为进攻主力,他将率兵攻打青州;淮南战场以荆州刘表为主,率领麾下荆州军会同江东孙策攻打袁术,谁打下的地盘便归谁。而我则率领大军进军辽东,会同辽东公孙度、幽州公孙瓒和叛军首领阎柔三股势力,扫平盘踞幽州边境的乌桓部落和鲜卑蛮军,而后挥师南下,铲除冀州袁绍。
最后,还有一项协定,这便是谁若斩杀袁绍或袁术,其州牧府所在的郡城便归谁所有。这就意味着,袁氏兄弟积累多年的府库钱粮就归其所有,其他诸侯眼红也没有用,毕竟袁氏兄弟才是讨袁之战的重之重,理应如此。
这三项盟约是我提出来的,故而我军必须遵守,不得僭越。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人无信而不立。我李利素以言而有信著称于世,此次自是也不例外。还望诸位铭记于心,切莫让我李利失信于各镇诸侯。”
“诺!”贾诩、郭嘉和周瑜等人齐声应道。
李利微微颔首,脸上浮现一抹笑意,遂扭头对贾诩示意,让他代为传达将令。
贾诩当即会意,神情肃然地朗声道:“秉承主公之意,此次讨袁之战我军将保持现有兵力,不再另调兵马前来参战。奉主公将令,安北将军周瑜执掌司隶军,担任军主将,持主公帅旗坐镇司隶,居调度,在南、北两个战场均可伺机出兵。波才为军副将,贾诩为军师,如遇突发情况,三人自行商议,许以临机专断之权,事后再行禀报。”
话音未落,贾诩退到周瑜身后,与周瑜和波才二人向李利躬身施礼,齐声领命。
礼毕,贾诩越众而出,继续通报军令:“主公将令,武卫营、飞熊营、青龙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