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道理,决计不做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蠢事。因此在没有充足的理由处置刘先之前,他不会声张,甚至不会露出丝毫异样,更不会随意降罪于刘先。
沉思半晌,刘表不动声色地询问蒯氏xiongdi:“孙策一死,江东势必大乱,到那时我等又当如何应对?”
蒯氏xiongdi似乎早已料到刘表有此一问,方才一直没开口的蒯良不假思索地接声答道:“主公勿忧,在下对此已有对策。时下孙策病危。江东局势必然动荡不稳,人心浮动。然则正是因为局势不稳,江东诸将势必加强兵力驻守沿江防线。屯集重兵,时刻提防我荆州军偷袭渡江。
有鉴于此,眼下我荆州兵马不宜轻动,尤其是水军不能擅动,最好是保持现有兵力,按兵不动;否则,我军稍有异动必然引起江东军的警觉,从而逼迫他们迅速稳定局势,转而将锋芒指向我荆州。换言之。即使我等立刻出兵攻打江东,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甚至还会间接地帮助孙氏一族稳定局面,使其众志成城,一致抵御我荆州军。果真如此的话,于我等而言就是得不偿失,白白错失了一次一举夺取江东的绝好机会。所以,时下出兵进取江东,实乃下下之策。智者所不为。”
刘表若有所思的轻轻点头,思索着道:“子柔所言不无道理。依你之见,孙策夭亡之后,孙氏一族中将由谁提领江东?”(蒯良。字子柔,南郡中庐人,为刘表定下安抚荆楚的政治方向。佐其成业,被刘表誉为“雍季之论”。乃刘表入主荆州的功臣,亦是刘表帐下第一任主簿。)
蒯良闻言后。心下了然,zhidào刘表其实是想说“孙氏一族中由谁提领江东对我荆州最为有利”,只是自身汉室宗亲的身份和一州之主的颜面,说得很隐晦,颇有闪烁其词的味道。但蒯良跟随刘表多年,深知其秉性,zhidào刘表曾经错失过一次夺取江东的机会,为此他事后懊悔不已;此番却是吸取教训,迫切地想要夺取江东,决计不会再次坐失良机了。这是摆在刘表面前的第二次夺取江东机会。
上一次机会,还要追溯到孙坚被黄祖伏杀之时。当时孙坚身死,江东局势混乱不堪,蒯良曾向刘表献策,顺势铲除孙坚帐下残余势力,而后挥师南下夺取江东。怎奈刘表并无争霸之心,一心想着坐镇荆州,无意攻城拔寨、扩张地盘,于是否决了蒯良的谏言。然而随着天下局势的急剧变化,以及荆州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刘表终于不再固步自封,意识到扩大地盘、壮大实力的重要性,遂将目光投向江东,朝思暮想攻取江东。奈何江东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