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九十章 军议(2 / 4)

江决战于北境之外!”

话里话外,出兵德州的决心展露无遗,众将精神一振,纷纷凛然称喏。

话都说到了这地步,已经容不得诸将反对了...更何况诸将本就没有反对的心思,所谓信心就是这么慢慢建立起来的,真定之战,大宁奔袭,北平攻防,大同拉锯...一场场战争下来,他们已经知道了该如何去赢,此时不打,更待何时?只要跟着王爷,就不用惧怕任何敌人!

朱棣见此一笑,便轻松地给诸将安排起了军事任务,这次南下,自然是要倾巢而出的,所以兵力应该会达到二十万左右,这二十万几乎是他的全部家底,留守北平的军队只够盯着边关和大宁,如果这一仗输了...也不用李景隆打来北平了,朱棣自己就可以找个地方抹了脖子。

对朱棣而言,这场战争的性质本就如此,获得胜利已经不只是为了争夺皇位,而是为了活下去。

诸将的安置,在他们到来之前朱棣已经有了腹稿,日头西斜,确认诸将都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和位置,朱棣便摆摆手让他们退下,正厅的死寂持续许久之后,他才看向手里那份秘谍司发来的谍报。

李景隆这次有三个帮手。

再不复刚才的自信与镇定,朱棣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恐惧,他看向那几个名字,多么希望那些名字没有存在在上面,但事实证明,这次他朱棣面对的,是一个相当难打的阵容。

武定侯郭英,都督平安,还有...

他咬了咬牙:“魏国公,徐辉祖!”

武定侯郭英,前朝老臣,战斗经验丰富,十二卫城的修建,就是他提出来的,而这也是促成朱棣主动南下的最关键因素,因为他不敢想象,当李景隆那六十万大军有了退路和避风港,自己该拿什么去和他打,跟他耗?

而徐辉祖就更不用多说了,当初齐泰在朝堂上对他的一番推崇,确实没有半分虚言,他打仗的功夫不比朱棣差多少,而朱允炆在被劝说许久之后,终于也是在年前下了一道旨意,让徐辉祖来从旁协助李景隆平定叛乱。

万幸是协助!如果徐辉祖是主帅,那么这仗就不用打了!

那问题来了,这平安又是何许人也?

平安,名字简单,但履历却不简单,作战勇猛身先士卒精通兵法还是次要的,最为重要的是,他曾经跟着朱棣打过很多年的仗,曾是朱棣的心腹将领。

他了解朱棣,正如朱棣了解李景隆,要和这样一个知晓自己底细的人作战,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虽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无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