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科尼斯基的一番话,穆拉维约夫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琢磨和李振宣战的事。
眼下,穆拉维约夫和李振各自驻扎一处,都准备了充足的防御。
穆拉维约夫的军队是驻扎在一处山坡的后方,借助小山坡作为屏障,并且,山坡上,还驻扎着穆拉维约夫的精锐士兵,稳稳的遏制住通往穆拉维约夫军营的道路,李振想要派兵攻击穆拉维约夫,势必要遭到这一支驻扎在山坡上的士兵的攻打。
相同的,李振的军队驻扎也在一处斜坡后面。
这一处斜坡,并不高,也不是深山老林,却足以遏制穆拉维约夫的军队攻击,并且,李振还让士兵在斜坡上挖出一圈一圈的壕沟,然后从军营开辟了一条道路直通斜坡顶端,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力,李振的军队也遏制斜坡下面的要道,防止俄军士兵攻击。
两支军队,都有足够的准备。
谁想打破目前的僵局,就得率先让麾下的士兵去攻击。
可以想象,这样的交战必定惨烈。
科尼斯基见穆拉维约夫沉思,知道这时候不能打扰,静静的站在营帐中。
足足半个小时后,穆拉维约夫才站起身,然后拿出笔墨纸砚,开始慢慢的磨墨,他磨好了墨,拿起毛笔,又铺开一张信纸,提笔在信纸上写了一行汉字,墨迹风干后,穆拉维约夫把信装起來,吩咐道:“把信交到李振手中,一天后,开战。”
“啊,,。”
科尼斯基顿时愣住,他一脸不解的表情,问道:“总督大人,我们要和李振开战,自然是对方不知道最好,这样派兵突袭才有效果,您为什么要通知对方呢。”
穆拉维约夫说道:“去传信即可,其余的听我的命令。”
“是。”
科尼斯基不再追问,立即离开。
穆拉维约夫坐在营帐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这么做,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穆拉维约夫若是突然命令士兵发起袭击,一改先前的对峙风格,肯定会让李振起疑心,怀疑穆拉维约夫突袭的目的,猜测用意,说不定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穆拉维约夫在信里明确的提及柴福科夫取胜的事情,说明李振大势已去,这时候,穆拉维约夫求战,还隐含着迫退李振的意思,就好像是说柴福科夫带着士兵赶去海参崴,梅德耶夫也带兵前往,两路大军攻击,你李振再不回去驻守,就要失败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赶來的柴福科夫隐藏起來。
……
清军,中军大帐。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