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章 明朝封藩那点破事(2 / 3)

期他听一听就罢了,亡国之日,他听了合适吗?

他咽咽口水,觉得不合适,顿时双膝一软,跪求回避:“臣惶恐,恳请暂避。”

“无妨,不用回避。”朱元璋不在意的道。

“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检,国号崇祯,国内动荡,清军入关,崇祯帝誓死卫国,不愿逃离,吊死在了煤山。”

李长卿声音依然平静。

但落在朱元璋耳朵里,如同一道春雷,怔怔的问道:“那孩子叫什么?”

“崇祯,朱由检。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画下了一个终点。”李长卿回道。

偏殿中一阵沉默。

朱元璋重复着李长卿的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么说,朱家这一脉,还是有气节的。”

他兀自感慨,朱标却心里难受。

一方面也感叹朱家后人的悲壮气节,一方面则敏感的听到朱元璋说,这一脉……

意思当然不是他这一脉。

“不行,咱的大明必须昌盛永继,就算不能千年,五百年总要有的吧?李长卿,你帮咱把把大明的脉,从什么时候开始生病的,该如何补救?”

朱元璋正襟危坐,谈到大明兴衰,他比谁都在意。

朱标和李善长对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

皇上让李长卿为大明把脉?

李善长当了这么多年丞相,位极人臣,在皇上面前出谋划策,也算是倾尽一生所学,都没有这种待遇。

但他也明白跟李长卿没法比,毕竟人家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就算不是全知,就算只知道大明的重大事件,那也就等于是了解大明的脉络了。

把脉也确实没什么毛病。

“那就要从建文帝说起了。”

李长卿瞄了一眼朱标。

“这次标儿不用回避,你说就行了。”

朱元璋没有让朱标再去书房,皇家忌讳生死,但不忌讳兴衰。

“建文帝可以说雄心勃勃,但他没有挑起重担,彼时的大明兵强马壮,唯一的隐患反而是藩王。”李长卿点到为止的闭了嘴。

就算朱元璋现在逐渐信赖了他,还是自知之明的不愿多说。

有些问题事关国本,妄加评断不太合适。

“这……就有点老生常谈了。”

朱元璋摇了摇头,虽然现在大明册封的藩王,一个也没就藩,但是在封藩之时,就已经闹得数月争论不休。

最后他和李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