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条出了多少了!”他直接前往天空大队的场地,一路上碰到不上村民,正挑着红薯往那边而去,山坡上到处都是挖红薯的影子,也可以最后收割一次红薯藤条,用来喂猪,角山总共五百来户人家,用这些红薯渣子,养出上千头猪,都不是问题,其价格不比粉条差。
只因养猪这是一个长期工程,粉渣子主要是作为辅助品催肥用的,主食物还得靠山坡上的植物,以及土地里种的蔬菜叶子,但最后能见到钱,这就是好事。只要有回报,村民们就舍得付出。
“老多了,大军,你啥时候回来的。”有老农乐呵呵打着招呼。
他发现自己的身份还真不少,一般的乡亲都直接叫大“大军”,长辈也是叫他大军,但干部们的称呼就变成“组长”了,到了厂子里,他有变成了“厂长”,外面人也有叫他干部的。
笑了笑,他也喜欢乡亲们直接叫他名字,这样更亲切,“今天刚回来的,你先忙,我到前面看看粉条。”
等到了粉条场,放眼望去,很大一片全给挂晒着粉条,白天晒,晚上用箩筐收回去,免得占了露水湿气,第二天接着晒,得晒十来天才能OK,彻底晒干后,才能储存一年左右,如果质量不好,放上半年就会开始崩断,煮出来的粉条自然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的,口感会差很多。
“王书记,我回来了!”方大军远远的叫喊道,他已经看见了王宏文的身影。
粉条场都在公社的右手边,粉条建设在天空、两河,以及发展三个生产队,只有这边的水流才能支撑,三个场地足够了,在多就是浪费,增加成本,粉条机也没那么多。
今年搞完,明年看情况增减场地,目前的计划暂时不变随意变动,一切求稳为主。
“大军,快过来,刚才我和彰元还在念叨你。”王宏文招手示意,而社长朱彰元也在旁边,刚才站在粉条架子下面,方大军才没注意道。
这边一呼喊,方母也听见了,她也在这里,跟着洗了把手就小跑了过来,儿子出去十来天,她可想念得紧。
“妈,我回来了!”看见母亲,方大军自然很高兴,心理默默想到,很快就能让家人享福了,这是他应该做的,替前主人做到,也替自己。
“回来就好,你看你都瘦了,晚上妈给你做好吃的。”方母心疼的说道。
方大军心理暖烘烘的,他哪里会瘦了,在外面每天可都吃了很多东西,但在母亲眼中,儿子是怎么都不会长不胖的,明天工地上都会送一头肥猪过去,他也给漏勺了,杀了猪后,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