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又把工人的工资给结算了,帐目昨天已经统计好了,再接着就是把食堂结算了一下,以及之前在各个公社购买的猪肉、蔬菜等。
当然还有砖头钱,炉子钱,换水泥的粉条钱,还有一些周边花费,比如河沙、碎石子、石灰、工作服、自来水管道、铁皮斗车等等,这些钱他都爽快的给结算了。
一万多大洋,就这么挥洒了出去,煤炭厂也进入了负债阶段,当然只是手头上,从帐面上来说,自然是赚钱了。
水泥厂整体建设费,当初他预计的是两万块钱,现在看来根本花不完,初期的建设费连一万都不到,算上斗车等劳动工具之后,这才堪堪破万。
当然也跟场地修建得太过简陋有关系,至于煤炭厂就更加简陋了,连个围墙都没有,当然如果实现后续规划,两万块钱就不够了,但是因为水泥是自产,可以把这笔大支出给节省下来。
紧接着,王宏文拿上巨额的钱款就走了,当然不是跑路,如今国内这条件,想跑路都不容易,其中有拖拉机的余款,也有水泥厂设备的款子,光是设备款就高达七万元钱,六万是水泥厂的,一万是煤炭厂追加设备的钱。
贷款下来的钱都是百元大钞,方便携带,现在已经有了面额一百的钞票,但是农村主要还是流通十元以下的票子,以分角票居多。
除开制冷设备,水泥厂的设备方大军当初计划的也是压缩到六万,按照这个标准来采购的设备,之前计划的水泥厂年产值为五千吨,其实多了制冷设备后,这个产值能翻一倍,因为节省了冷却的时间,这样一个立窑每天能烧两炉熟料,而井县的立窑,一天只能烧一炉就顶天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圣人的话,不会错的。
他这边总共花掉了约一万五千块钱,其中有四千多,都是暂借给煤炭厂的,王宏文拿走了六万,等于他手上还有两万五千元的流动资金。
其实并不止,销售方面还卖出了六个名额,总计一万五千元,本来他自己还应该投入五千,所以就给挪用了五千的资金过来,总计两万元,用来租用仓库和铺设销售渠道,以及宣传资金,打通关系等等。
租用一个仓库,每年按一百元左右计算就行了,当然有更便宜的烂地,但是仓库修在外面,必须得靠近城镇,不然到时候也会增加运输成本,得不偿失啊。
每一个仓库还有建设成本,视大小和地段四百到六百元不等,取个中间数五百,等于每个仓库要六百元钱才能拿下,他计划的是铺设二十个仓库,当然是陆续铺设。这就需要一万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