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当一箱箱的苹果被拆开,分配到工人的手中,让很多员工喜极而泣,因为当地的气候种植不出苹果,而苹果的价格又高,很多工人从来都没吃过苹果,或是吃过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现在十二个大苹果到手,就跟做梦一起。
虽然现在他们的工资能购买得起苹果,但能买得起,和厂里面发福利,这完全是两码子事,况且服装厂的工人还没拿到工资。
“啥,我也有啊!”出声的是守门的大爷,是旁边大红公社的,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老了无人赡养,现在吃住都是在厂里,负责示警工作,工资是死工资,自然比不得工人。这会也在帮忙卸货,当他也拿到十二个大苹果时,激动得说不出话了。直叫,在厂里干到死都愿意。
苹果摸起来是凉的,但这人心却是暖和的。
当场吃苹果的人有不少,但更多的还是包裹存放了起来,怕是想带回去同家人一起分享吧,或是舍不得吃。别觉得是笑话,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苹果也没普及下来,一直是作为乡镇稀罕的水果。
发完了早班,夜班人员也没遗漏,跟着卡车又到了水泥厂,又引起了轰动。上次发茶叶还没多久呢,现在又发苹果福利了。
杨中建提着三十六个大苹果,外加儿子杨波的二十四个,感叹道:“以前在井县水泥厂干了那么多个年头,从来都没发过苹果……”
水泥厂发了,煤炭厂自然不能遗留,包括下面只有几个人的楼板厂也发了,至于投资户。让同姓的工人们帮着带回去,其余如王宏文等公社书记也没有遗漏,礼轻情意重,苹果即便不吃,看着也有彩头,红红火火,平平安安。
至于司机、守仓库铺面的人员、公社制衣房、小建筑队等。凡是在方大军手下拿工资的,都有发放,当场发不到的,就让运输队带过去。
金池和李玉兰两人一对数据。不算投资户,关系户等,每个月居然总共有596个人在领工资,其中服装厂就占了338人、水泥厂62人,煤炭厂58人,销售52人,仓库28人,运输队20人,建筑队38人。
总共发了约莫八千个苹果出去,还剩余了三千多个苹果。
正好,七个公社的所有学生们人手都能发到一个,外加老师两个苹果也足够了,最后无论是剩余还是差距都不大,仿佛早就计划好了一般。
——————
刘刚是插旗公社的小学生,放学前老师突然给班上每个同学发了一个大苹果,说是方厂长送给大家的,刘刚拿着大苹果,吞了好久的唾沫,见旁边有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