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
问价的僧人肉眼凡心不识真佛,闻言笑骂道:“癞和尚你想钱想疯了了么?就这么两件普通物件,不过是面上好看一点,就敢卖七千两银子?难道穿在身上就能长生不老,成佛作祖不成?错非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买你的东西。还是赶紧滚得远远的,少在这里招摇,坏了佛门的名声。”
观音菩萨听了僧人的谩骂也不争吵,只是微微一笑,便与木吒继续往前走,没用多大一会儿,就来到东华门前,正好与散朝而回的宰相萧瑀的车驾撞在一起。观音菩萨对于宰相驾下的呼和开道之声置若罔闻,不闪不避,捧着锡杖袈裟径自向宰相车驾闯去。
宰相听到车前嘈声杂乱,撩开车帘查看,正看见观音菩萨碰在手中那艳艳生光的袈裟,心中一动,便派手下人去向菩萨问袈裟的价钱。
菩萨道:“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萧瑀闻听手下回报心中好奇,下车来到菩萨面前问道:“这袈裟锡杖有什么好处,竟值这么高的价钱?”
菩萨道:“我这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哦?”萧瑀闻言顿时大感兴趣,问道:“和尚你此话怎讲?”
菩萨道:“穿了我这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萧瑀闻听菩萨之言内涵玄机,知道眼前这癞和尚恐怕不是一般人,于是施礼道:“这位长老且听我说,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文武无不奉行。而今长安正奉皇命举办水陆法事大会,这袈裟正好与主持坛主玄奘法师穿用。不如请您与我入朝见驾,仔细商议?”
菩萨欣然从之,随着萧瑀一起转回皇城,经过黄门官转奏,蒙旨宣至宝殿,来见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见萧瑀引着两个癞头僧人前来觐见,心中奇怪,问道:“萧瑀来奏何事?”
萧瑀俯伏阶前道:“臣出了东华门前,偶遇二僧,贩卖袈裟和锡杖,看其表象,不是凡品。臣想正好与玄奘法师相配,所以就领着他们前来觐见陛下。”
太宗闻言也来了兴趣,便问那袈裟价值几何。
菩萨与木吒立在阶下也不行礼,见太宗皇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