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告辞。慈云寺主持殷勤挽留道:“圣僧不必如此急行,如今元宵佳节将至,几位长老不妨且在本寺中住上几日,顺便赏玩一下我们本地的喜庆元宵,待到佳节过后再走不迟。”
“都快到元宵了么?”唐僧闻言不由得惊声问道:“贫僧这一路上跋山涉水,越岭攀峦,整日里只怕逢魔遇怪,却是把时间都忘记了,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
主持笑道:“圣僧拜佛与悟禅心重,所以才会忽略时日,实在是可敬可佩。今日乃是正月十三,到了晚上就开始试灯,后天就是正月十五上元节,直至十**,方才谢灯。我们这里人家好事,本府太守老爷爱民,各地方俱高张灯火,彻夜笙箫。还有个金灯桥会,是早年间流传下来的习俗,至今仍然丰盛不衰,乃是本地一大胜景,路过此地不可不看。几位长老只管宽心在此留住几日,待到赏完了元宵灯会再走不迟。本寺虽然不大,香火倒也兴盛,几位长老的斋食还管待得起。”
唐僧听了慈云寺主持的话也有些心动,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自从踏上取经之路,一晃已经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唐僧大半时间都在跋山涉水,往往几个月时间才能遇上一座市镇城池,而像元宵佳节这等热闹之事更是已经十几年没有碰上了,即便唐僧自幼修持佛法,也有些荒寂难耐了。所以此番听那主持一说唐僧却是有些动心了。
当然,这也是明知灵山将近,唐僧心态有些放松的缘故。如果是在西天灵山遥遥无期之际,唐僧满心里想的都是早日到达灵山,哪有心情去看什么热闹。
孙悟空这人最好热闹了,一听说有元宵灯会可看,就向唐僧撺掇道:“师父,反正灵山已经不远了,咱们这些年都走过来了,休息个三天两日的也不算耽搁。不如咱们就留下来看完了灯会再走吧。”
原本唐僧就有些动心,再一听孙悟空的撺掇,也就不再坚持,便点头同意在慈云寺中住了下来。如此在寺中宿了两夜,到了第三天正元十五上元节,正是灯会的正日子,到了晚上,寺庙众僧邀请唐僧师徒前往街市之上观看灯会,唐僧几人本就因此而留下,当即欣然应允。
唐僧师徒随着慈云寺众僧人来到街市之上,但见千灯映照,玉壶光转,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是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
灯火璀璨,百样千种,有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