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心情激动的走来走去。
他十分在意这个洪武之治的名声,被李长卿打击了半天,如同一颗参天大树被砍成幼苗,心灵脆弱不堪。
一会说他害死了朱标,一会说秦王晋王的死都跟自己脱不了干系,一会批评自己惩罚苏州,一会埋怨自己禁海失当,堂堂开国皇帝,本来披着一件华美长袍,一顿数落下来成破棉袄了。
他本来就怕后人说自己得国不正,现在看来,自己在后人眼里不仅得国不正,还一身的毛病,李长卿当面都这么说,那别人在背后岂不更是把他骂得体无完肤?
而这洪武之治简直就是一剂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心针。
因为举凡评选盛世,都是由另一朝来定的。
也就是说,这三大盛世的名头,并不是朱家子孙自己选出来的。
他眉头一皱,这也意味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家王朝的灭亡。
他缓缓转身:“李长卿,你们的朝廷距此多少年?”
“六百多年。”
“咱大明只有六百年?”
看着他一脸自信的模样,李长卿实在不忍点破:“只有六百年?古今中外除了周王朝,哪个王朝能存活六百年。
“当然,除了那些菊花王朝、所罗门王朝、朱罗王朝、库施王朝……
“这些王朝都超过了六百年,但只是名义上自封王朝,其实不过是小区域的自嗨。
“算不上统御一方天下、多民族、多地区融合的真正王朝。
“大明没有六百年,准确说是年。”
“咱大明不是三大盛世吗?为什么还不到年?”
朱元璋一脸不服。
照李长卿所说,洪武三十一年他还活着,也就等于洪武之治持续了数十年。
为大明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便是永乐盛世,不消说也是富国强民。
这样双重加持,再续上一个仁宣之治,都撑不过三百年?
“是的,不到三百年,陛下和燕王虽然攒下了不少家底,但后世子孙也出了几个败家子。”李长卿继续道:
“一方面有败家子,一方面也是制度出了问题。
“其实总的来说年也不短了,纵观数千年历史,明朝国柞排第六。”
李长卿也算是安慰一下朱元璋。
没想到朱元璋差点跳起来:“你觉得不短了?咱觉得太短了!善长就在这里,满朝文武就在这里,你问问他们,咱是怎么殚精竭虑制定律法,怎么彻夜不休治理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