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也没就藩,但是在封藩之时,就已经闹得数月争论不休。
最后他和李善长力排众议,坚定的封藩。
当时反对封藩的名单,拉出来能有一人高,都是朝廷大臣。
现在李长卿又暗指封藩弊端,他也是颇感无奈。
“依着你的意思,藩王弊大于利?”朱元璋问道。
李善长在一旁为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当年为了这事,有几个反对封藩的大臣可是挨过打的。他可不想李长卿因为这件事在皇上面栽跟头。
李长卿一笑:“人说见微知著,而我是见著不知微,朝廷大事我不懂。”
朱元璋道:“你不懂也得说,咱就要听一听你的意见。”
既然说到这份上,那还客气什么,李长卿道:“封藩没什么问题,但权力过大,俸禄过高,就是个隐患。”
朱元璋道:“可是北方边境强敌环伺,千年来都是中原大地的祸害,咱也只是给他们三个卫队的兵力,过大了吗?”
李长卿道:“三个卫队最高规定可豢养六万卫兵,对吧?”
朱元璋道:“对啊。”
李长卿道:“可是藩王自治权过大,陛下在世还好说,一旦脱离你的掌控,六万随时可以变成十万,甚至十五万。至少洪武后期,北境大塞王,兵力已经有点过剩了。”
朱元璋脸色一变:“你说六万随时变十万,说的是老四吧?”
李长卿道:“他们几个大藩王,都有这个能力。这还不包括那些北元受降的,也在他们统治之下。”
朱元璋道:“咱知道了,一旦把北元打服了,就该让他们收敛一下了。”
李长卿道:“俸禄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大明后期光是这群王公贵族的俸禄就占了国库税收的一大半,导致朝廷拿不出钱,很多地方的军屯卫所,好几年发不出军饷,也就谈不上卖力打仗了。”
朱元璋一脸不可思议:“你说什么,国库税收一大半?”
“陛下没算过这笔账?哦也对,你也算不出来,你哪知道他们能生多少儿女。”
“所以大明不是被打亡国的,是穷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