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在和平时期,这里就被判定有大型铁矿存在。只是由矿场埋藏位置过深,采掘不易,成本投入和收益之间无法维持平衡,才没有列入采掘计划。一旦在这里设置基地,以不断掘进的空间为基础,就能源源不断产出矿石,成为基地不断扩大的物质供应源。
随着基地组件完成度不断提高,电脑还会列出核能电站之类的建设项目。不过,苏浩对此暂时没有什么兴趣。一来是水电站提供的能量已经够用,二来是没有稳定的铀矿来源。即便要架设电站,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以山谷为核心,周边地区已经建成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隐蔽工事群。依托山脉和公路,到处都是不同规格的钢筋混凝土阵地。有暗堡,也有警戒塔。它们周围移植了大量灌木,炎热多雨的气候使植物生长茂盛,从空中和地面掩盖了它们的存在。即便走到近处,也很难发现树叶和草茎深处的黑暗角落里,其实设置了威力强大的联装机炮。
这里距离城市很远,附近也没有废弃村镇。变异生物大多聚集在城内,它们很少在荒野上游荡。只要“一号蜂巢”完成初步建设,老宋就能抽调部分人手返回“城堡”继续暂时中止的进度。假以时日,两地之间的资源可以互补,进而形成牢靠稳固的防线。
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无论任何人都会油然生出感慨好激动,就连情绪也会不自觉的被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这是我们的基地,我们的家。
我们并不孤独,并不痛苦。我们有无数的兄弟姐妹,有相互信赖的朋友。
我们会不断壮大,最终,让整个世界为之侧目,为之震惊。
高速公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密密麻麻,摩肩接踵,很有些和平时期闹市区的味道。
难民大多是壮年男女,很少看到老人和孩子。他们体力孱弱,很多人在病毒爆发的时候已经死亡,即便有部分挣扎着逃离城市,来到新南阳基地,也很难挨过饥饿。结局不是病死、饿死,就是在暗处和夜里被杀,成为汤锅里面目全非的熟肉。
尽管难民离开基地市的时间比预期的早,可他们的速度太慢。即便是情况最好的时候,日均行进速度也不超过二十公里。由于道路狭窄,通行能力不畅,其间经常因为碰撞、口角、抢夺食品和女人等问题,不断爆发矛盾冲突。这就越发使得行动缓慢,民众间的对立也越来越尖锐。
他们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加上一部分从城内离开的平民,按照苏浩的命令,沿着传单和广播,朝西南方向转移的民众群体,足足多达三十余万,远远超过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