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事情与苏浩没什么关系。无论飞机还是战车,都不是他能够染指的范围。他虽然是505集团军司令,却无法指挥下面分属各师。孙湛等军部委员对新贵阳基地市的渗透动作越来越大,他们控制的部门不仅仅只是新编师团,还涉及基地市内部分曰常运行机构。现在,从能量供应到地下层面掘进,几乎所有部门都被这些外来人员把持。这些人持有军部下发的特派证明,技术能力也比普通军人强得多,加上基地市四周虎视眈眈的十个新编师团,做起事情也更加肆无忌惮。
既然是夺权,就没有人会对正在建设的基地进行破坏。无论袁志成还是孙湛等军部委员,在这方面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他们只是派人架空苏浩,却对基地市本身的建设予以重视。随着大量装备和技术人员抵达,新贵阳的建设速度开始倍增。
面对**裸的夺权,苏浩自然要表示出足够的愤怒与反抗。
他连续向军部发出上百道电讯,内容不外乎是对军部插手新贵阳和505集团军内部事务的愤慨。苏浩向各个新编师团派出数十名军官,想要接手管理权,却被对方以行政手段全部架空。发现事情不可为后,苏浩又在城外各个新兵营地之间来回奔走,痛斥军部和新编师团主官,下令禁止接收平民充为新兵。这种命令当然被各师师长无视,也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高立权和张南亦等人已经公开“背叛”。反对苏浩的声音很快在整个第十一读力部队原来迅速流传开来。在这些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官兵选择投向新编师团。即便是原来那些思维固执,想要跟苏浩走到底的人,也有一部分开始动摇。他们或明或暗的与新编师团主官接触,根据自身情况,开出各自不同的条件。这种局面和变化是军部委员们最想看到了,这意味着第十一读力部队不再是铁板一块。“投诚”的官兵大多被委以重用,而忠于苏浩的人却越来越少,只剩下黄河在内的少数警卫部队。
尽管苏浩的表现与事实相符,却没有打消军部委员和袁志成的怀疑。从新成都到庐江,在到新南阳,以往的战绩和经历,足以证明苏浩的能力。没有人认为苏浩会轻而易举放弃到手的权力,委员们也并不认为已有框架能够对苏浩造成有效束缚。为了得到更多情报,第十一读力部队司令部的很多人被列入策反目标。一些已经成为新编师团成员的军官,“出卖”了大量关于苏浩的情报。通过军部委员们艹纵的信息部门分析,苏浩在他们面前变得透明,姓格、经历、能力等方面一览无遗。
至少,在表面上看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