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多,但第一个关于先遣团队的名单就出现争议,不少与会人员纷纷插话发言,所围绕的话题,就是下矿名额的分配问题。
会议上之所以争论如此激烈,其原因,就是这个先遣团队是高层临时决定的。在此之前,按照各方达成的协议,得等所有的团队齐聚到号基地后,统一下矿。现在搞出一个先遣团队出来。
高层的解释很简单,神农架矿区上空设立为禁飞区,各方团队只能分批徒步进入矿区基地。如果按照原计划等候每支团队抵达,那么,时间得延后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投资方来说,压力却不小。神农架几大基地的运转,每一天的消耗相当惊人。钱财的消耗倒是小事,关键是设定禁飞区后,后勤的压力相当大,略过l号基地不论,可以就近补给,但号基地,3号基地,以及4号基地的后勤压力却不是一般的大,再耽搁下去,能不能运转到团队下矿都成问题。
按照高层的说法,以目前抵达的团队数量,好基地储藏的物资勉强能提供每个人的曰常消耗,如果等到所有团队齐聚,估计吃饭都成问题了。
有此前提,组织先遣团队下矿已是势在必行,其目的,一是不耽搁下矿的时间,其二就是减轻后勤的压力。
目前为止,抵达号基地的有十多个团队,像新澳、陈氏、华星等大型集团,准备比较充分,抵达的团队人数也较多,而一些投资规模较次的的企业,就有好几个团队没有抵达。
不但如此,一些投资方抵达的团队还不是专业人士,大多还是先遣人员,后勤人员等等,正式的下矿团队有的在路上,有的还没有出发。
这样一来,先遣团队的比例差别就很大了,比如,新澳集团能组织两个先遣团队,陈氏集团同样也能组织两个,其余的则只能组织一个团队,或是两家合并一个团队,亦或是根本就无人可用,连列入先遣团队的名单资格都没有。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事关各自投资方的利益,先遣团队的团队数量,以及人数,就成了争论的焦点。
神农架矿区项目,投资虽然有大有小,派遣的探矿团队有多有少,但按照原计划,下矿都安排在同一时间,换言之,大家都站在同一起点上。而先遣团队的建立,完全打乱了原定计划,其中几家投资方的探矿团队还没有抵达,这样一来,损失的利益就不是一点点了。
要知道,所谓的探矿,并不是普通探矿那般需要探到什么矿脉,而是寻找一种含有特殊物质的矿石。而寻找到一块含有特殊物质矿石的价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