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时候才想起一桩事,盯着贾复疑问道:“你是我府上的人,不直接入宫找我,怎么跑到冯相国府上去了?”
贾复哭笑不得的道:“把守宫门的那几个兄长,瞧小人这一身装扮,隔着老远就让小人速速离开。小人不想跟他们起冲突,就只能去找冯相国了。”
鱼禾愣了一下。
如今负责守卫他的,是刚刚从江夏渡调遣回来的左虎贲卫,他们并没有见过贾复,不认识贾复,倒也在情理之中。
贾复一身乞丐装扮,往宫门口凑,没有手书或者令牌的话,确实会被驱离。
“我给你的手书呢?”
鱼禾疑问。
贾复干巴巴道:“渡水的时候泡烂了……”
鱼禾一脸无语。
“那你的记事牌呢?”
贾复愣了一下,狐疑的道:“什么记事牌?”
鱼禾听到这话,猛然想起。
他麾下众人的官凭、官牌是他称王以后才发下去的。
那个时候贾复不在,没领到。
这些轮到鱼禾尴尬了。
鱼禾干咳了两声,赶忙转移话题,“你在我麾下充任记事,这并不是个官职,以后也不便于你行走。我就暂时给你一个右都侯,让你可以随时入宫。”
右都侯是一个巡视宫廷的官职,看似有个‘侯’字,但职位并不高。
就是一个俸禄六百石的官。
大致相当于县令和县长之间。
说到县长,就不得不说一说汉代县级官员的区别。
汉代的县,分上县,中县,下县。
具体依照县内的人口区分。
上县人口最多,所以上县县令的地位在诸多县令中要高一些,俸禄也在千石。
中县人口不高不低,所以中县县令的地位在诸多县令中也不高不低,俸禄在六百石。
下县,特别是人口稀少且贫穷的下县,都不值得朝廷关注,所以没有县令。州、郡内的长官,会从辖下的县丞、吏中挑选一人,去下县充任县长,俸禄在五百石到两百石之间。
具体看县的大小和人口多寡。
“右都侯?!”
贾复一脸吃惊。
这个官职是不大,但意义非凡啊。
这可是守卫鱼禾,帮助鱼禾巡视宫廷的官。
这个官职的俸禄虽然不多,但影响力丝毫不比宫外那些千石的官员低。
贾复忙道:“小子何德何能……”
“行了……”
鱼禾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