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客气了不少。
他请鱼禾一行上了自己的小舟,等到鱼禾一行坐下,艄公拿起竹竿,撑着小舟缓缓前行。
艄公一边划着船,一边为鱼禾讲解着两岸的美景以及巴郡各地的美食。
艄公很健谈,对巴郡的一切也了如指掌,他说了许多鱼禾听过但没见过的美食,也讲了许多巴郡发生的趣事。
船出了渡口,半个时辰后进入到两山之间。
在山口,艄公钓了一尾大鱼。
艄公点燃小火炉,放上陶罐,烹上鱼汤以后,继续撑着船前行。
入了山间。
两岸重山叠叠,草木翠绿,山中有鸟兽啼鸣,水中有大鱼翻涌。
端着艄公送上的乳白色鱼汤,品一口鱼汤,欣赏欣赏两岸的美景,别有一番风味。
艄公烹的鱼汤手艺并不特殊,只是剖腹去鳞,切成小块,丢进罐子里,再小心翼翼的放一撮粗盐,然后盖上盖子任由火炉烹煮。
但艄公烹饪出的鱼汤很鲜美。
品一口,腹中不仅有一股暖意,齿颊和喉头也有余香。
“好手艺!”
鱼禾忍不住夸赞一声。
艄公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意,人也表现的更加热情。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小舟已经行到两山深处。
一艘楼船在江水拐弯的地方探出个头,随后庞大的船身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艄公脸上的笑意瞬间没了,慌忙撑着小舟往岸边躲去。
不需要艄公多言,鱼禾也猜倒了楼船的主人不一般。
因为新汉两朝的楼船,多是官船。
在冯茂封锁巴郡全境的情况下,能撑着楼船沿江而下的人屈指可数。
楼船长约五丈,宽约两丈,高有三丈。
船身两侧有两排小孔,孔中插着船桨。
躲在船舱里的人正奋力的划着船桨,让船快速的前行。
甲板上束着几面旌旗。
三十多个身着甲胄的兵卒守在甲板四周。
一个头顶进贤冠,身着青色襦衣的老叟坐在甲板上,拎着一个酒壶自斟自饮。
甲板上有两层船室。
船室有四角,上面吊着一个个铜铃铛,江风一吹,铜铃铛叮铃作响。
船室内有琴瑟钟鼓之声,又有女子浅唱低吟的声音。
仔细听了听,似乎是《蒹葭》。
在女子浅唱低吟间,还夹杂着几声豪迈的呼喝声。
鱼禾一行就待在岸边,静静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