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糟糠之妻不能下堂,我可不能当陈世美!”
“混账行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李小姐羞怒之余,差点裙底飞起绣腿给这混蛋一脚。
李清觉得凭孟义山这无赖汉子,本来练练骑射,考个武举还可以。
可惜天公不作美,本朝从太祖朱元璋开始,根本就没设过武举科。
老朱觉得武举没啥用处,真录取上来了,多是些不通学问,横行乡里的奸猾之辈。
要从这些莽夫里边摘选武将,那是挺没谱的事情。
练武的很多家里都是豪强恶霸,朱家郭解之流。
正经人谁不读书考文举啊?
后来礼部也都奏请过几次重开武举,但都不了了之了。
到了景泰皇帝上位也没开成。
李清她爹老李是正经的进士及第,又是在翰林院待过的清贵。
可以说是在自古华山一条路的科举之途上直接鱼跃龙门的顶级存在。
就是因为出身这种人家,李小姐可真没看不起他小孟,那些走读书科考的,都是十年努力苦读出来的读书种子。
人人经过一番不见血的厮杀,老孟凭啥和这些人竞争,还能考中科甲?
孟校尉其实也没有忽悠李小姐,他是真的觉得自己能行。
这一对男女对官途认知是有差异的。
李清对科举这一遭,虽然没有一般百姓眼里的神圣,可知其难所以信其艰。
孟大官人从占山为王开始,对这些官老爷和王法就缺少了恭敬。
老孟从没觉得有什么是铁打的规矩,
他接触过的文官大佬,从老舅公何尚书,到藩台赵天泽,还有那位想出保官符主意的合作伙伴按察使薛景宗。
那都是文官里边的人精。还有那间接打过交道的大人物。
京中炙手可热的权阉曹吉祥曹公公。
老孟深知这些人的共性,没有什么不是可以交易和威胁的。
他能跳出圈子观察这些官吏,又能跳进去和他们打成一片。
只要有打动人心的利益交换,他太行山小儒考个举人老爷又算得了什么?
给那曹太监送上一船宝货,什么奢遮考试我过不了?
孟义山此时还没飘,没敢想再考个进士,那才是难上天了,比提刀杀人都难。
有菩萨保佑都不行。
除非真把太上皇弄回来,再让颇为赏识他的王河王公公,重新回去提督东厂,压制文官,做个权阉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