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时候,杨荣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耍无赖了。
“无论如何。”杨荣连连摇头“此等乱命,天下有识之士皆不会受。”
“你说了两次乱命。”
杵着剑的李云泽,站起身来“莫不是觉得先帝去了,就可以肆意妄为的诽谤圣躬?”
明朝大头巾们敢喷皇帝,就连朱棣这种猛男都有方孝孺敢开骂。
从骨气上来说,的确是有的。
只不过后来鞑虏入关之后,当他们学着前辈那样开骂的时候,却是直接被砍了脑袋。
砍着砍着,自然也就没人敢再骂了。
鞑虏摊丁入亩,搞士绅一体纳粮的时候,也没人站出来像是明朝时候那样去反对。
说到底,都是被惯的。
李云泽很清楚这些,所以他从来都不惯着大头巾们。
看着一言不发的杨荣,他挥挥手“诽谤圣躬者,拿下。先吊起来抽他二十鞭子。”
诸将顿时上前,直接将杨荣拿下。
“殿下!”杨荣挣扎大喊“难道要以子攻父吗?难道就不怕天下人唾骂吗?”
他倒不是怕被打被关,纯粹是担心文官们选中的朱高炽,就这么被掀下台。
“你这话说的就没道理了。”
李云泽当面呵斥“我只是在遵旨行事。你莫不是觉得,先帝大行,留下的旨意就成废纸了?”
这话没法接,接了就失去了大义的名分。
读书人讲究大义,不能自己先失去了这份名分。
说到底,朱高炽的皇位也是要由朱棣的遗诏来认证,这才算得上是名正言顺。
杨荣还要再说,李云泽直接转身挥手“拖出去!”
等到杨荣被拖出去吊起来打,李云泽环顾四周诸多靖难勋贵“诸位,看来朝中诸臣不愿遵从先帝遗诏,尔等有何看法?”
看法?
勋贵们面面相觑,我们能有什么看法。
咱们都是跟着大皇帝做反贼谋反起家的,这个时候的情况,怎么看都像是又要再来一次。
好处在于,全天下的兵马精锐,几乎都在他们的手中,这可比靖难之前强上太多。
坏处在于,大家伙的家小可都是在城里啊。
相顾无言,最终还是张辅出头“我等皆从殿下之命。”
意思很明确,你现在是老大,你说怎样就怎样。
“嗯。”
李云泽缓缓点头“各部集结兵马,开赴京师!”
果然,大皇帝真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