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五章 新年(3 / 5)

建筑为王 阳杨羊 3889 字 2021-06-06

足的时光,还不能表示不耐烦,一直保持着露六颗牙齿的微笑直到抽筋。

初一早晨拜年不出村,拜的全是本村本家长辈。作为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很多年以后,出现个短信的形式,暗合了古代先人们的做法。

这边拜年忙,东家一下西家一趟,整个作息时间全被打乱了,饮料零食吃了一肚,明明到了午饭时间,全家没有一个饿的,最后拌了盘黄瓜,炒了盘青菜,最后发现太素切了点猪头肉,上了桌发现就黄瓜和青菜最受欢迎,因为在准备过年的这一段,大家有点伤肉了,看着大家的筷子都奔青菜去了。

“要么初一我们吃斋得了”,母亲好笑的望着三个人。

有些地方有这个习俗,“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就是昨天吃多了,晚饭就好了,吃斋就不要了”父亲及时表态,还象征性了找了薄薄的一片猪头肉放到了碗里,这一但执行可不是这一年呀。

“是呀,是呀,没肉哪能行”哥哥和阳阳异口同声地说道,都是肉食动物,无肉不欢的,这一下没肉吃哪能受得了,兄弟俩捏着鼻子也,在盘子里拔了来拔了去,找了一薄片放到自己的碗里。

阳阳暗暗啊想,“创造出吃斋的人肯定是大富人家,大腹便便的,需要清肠胃,而且平时肉吃多了,要换口味”

今年也是花了大心思,买了好多平时不常见的东西,这一刻阳阳知道了“相见”不如“怀念”的道理了,惦记了这么久,一到初一就打回原形了,肚子不争气能赖谁呢,阳阳在考虑是不是打听一下都有哪些习俗,明年换换样。

其实后面几年习俗也是不停的变来变去,像内陆的地方过年的餐桌上海鲜是越来越多,很多传统菜却在逐渐的消失,而新年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好,吃啥重要吗?一家人高兴才是最重要的!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得了压岁钱的孩子早就憋不住了,三三两两约去街上,鞭炮放在口袋里。初春暖暖的阳光洒满宅院,映着小姑娘通红的脸蛋,红头绳麻花辫在新年的空气中张扬着。

没有外面的人来拜年,都是村里的后辈到长辈家拜年,几个堂兄,还有邻居那些孩子,穿着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