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一切都好计划.”终于,蒙恬在纷乱的思绪中打定了主意。扶苏已经悲怆迷乱,不能再指望他了,相反,目下要着手保住扶苏的性命。只要扶苏不死,大局就能扭转过来。对此,蒙恬深信不疑。毕竟扶苏清醒的时候,是一个合格的储君。唯其如此,他必须要写一封确认诏书内容的申辩书。用来拖延诏书执行的时间,为扶苏争权做装备。四更时分,蒙恬踏着寒雪回到了书房,提起大笔,思绪翻涌,热泪忍不住撒满了羊皮纸——老臣蒙恬复请诏命直到草原鸡鸣阵阵,蒙恬才放下手中的大笔。原本,他还想给李斯写一封信的,毕竟李斯是皇帝临终授命的领政大臣,可后来仔细一想,又放弃了。在满朝文武中,蒙恬与王翦、王贲的关系最好,与李斯的渊源最深。王家、蒙家、李家,既是最早追随嬴政的核心人物,又是帝国最为显赫的三大功勋家族。虽说李斯因为吕不韦的关系,进入嬴政权力核心最晚,但若论跟嬴政最为亲近,必定要属李斯。因为李斯的奇谋长谋,很多都跟嬴政不谋而合。可是,随着李斯逐渐深耕朝堂,蒙恬远在关外,蒙恬与李斯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这两年,蒙恬与李斯的来往,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明的隔阂。与王家父子相比,李斯缺乏一种令人信任的真诚。这让蒙恬越来越看不透李斯。相比李斯,蒙恬更喜欢那个说话结巴,但为人赤诚的韩非。在蒙恬看来,李斯最为赤诚的举动,无非是《谏逐客书》,可除了这个之外,好像也没什么令人佩服的举动。所以,思虑再三,蒙恬最终还是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琢磨李斯。这便是蒙恬的性格,他有很多料人先机的想法,却永远只求稳妥。唯其如此,才不善于防奸。写完申辩书,蒙恬仔细检查了一遍,方才亲自送往驿馆。此时,天刚蒙蒙亮,李福和阎乐正在睡梦中,皆被蒙恬叫醒。却听蒙恬语气冷漠的道:“这是老夫写给陛下的奏折,不劳足下,老夫亲自送往咸阳,老夫今日来,就是通知特使,九原之行,怕是要多待些时日了!”“什么?!”刚刚还有些迷迷糊糊的李福,听到蒙恬的话,大惊失色“蒙恬!你敢拘押本特使!”“是啊蒙公,吾等还等着回去复命呢!”阎乐也表现出惶恐不安的神色。蒙恬冷哼:“老夫现在心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