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新回到宝座上,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相信对方能够充分理解这份善意。
1861年威廉亲王在普鲁士王国登基,称“威廉一世”。
刚登基不久,威廉一世在扩充军备方面就与议会发生激烈冲突。无奈之下,刚登基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急需要得力的帮手摇旗呐喊,奥托·冯·俾斯麦就是他看中的人选。
在1861年普鲁士议会新一轮选举中,自由派取得了绝对胜利,马上否决了普鲁士政府的对军事改革的全部拨款,政府和议会陷入了僵局。
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麦成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选。
1862年6月15日,威廉一世发出旨意召回俾斯麦,并将任命其为首相兼外交大臣。
收拾完行装以后,奥托·冯·俾斯麦在大唐帝国内阁众臣每周例行觐见时,随同一起来到大明宫廷,以庄重的礼仪向皇帝陛下郑重辞行,并说出了上面一番感激涕零的话。
殷殷话别之际
皇帝李察神情和蔼的嘱咐道;“临别之际,赠你一句话俾斯麦先生;温言在口,大棒在手,只有如此才能够应付错综复杂的欧洲局势,实现你的毕生抱负。”
“多谢陛下临别赠言,俾斯麦必然铭记于心。”俾斯麦是那种非常较真的人,他感激的再次抚胸致以贵族骑士礼节。
此次返回柏林,他将面对极其困难的地狱开局。
在普鲁士王国内部,不信任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贵州势力非常强大,万一搞个不好玩漏了,很可能俾斯麦就会被押到歌剧广场砍下脑袋,下一个就是国王威廉一世。
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俾斯麦这个不被信任的首相兼外交大臣不但要面对众多的内部敌人,而且要面对极为敌视普鲁士王国的丹麦王国,奥地利帝国和控制南德分裂联邦的法兰西帝国,还有强烈反对合并的巴拉伐利亚王国和黑森大公国,以及各种各样反对势力。
如果说大唐帝国已经在北美真正崛起,眼前是一片广阔而平坦的通天大道。
那么普鲁士王国就是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在重重危机崎区小道上,身边不时的会有明枪暗箭袭来,个人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命运都在未知之间。
正因为如此
俾斯麦才极为渴求大唐帝国皇帝陛下的友谊,这不是为他个人荣耀请求,而是为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未来,所以才会如此的谦卑和满怀敬意。
李察也是个妙人,自然深谙其中的弯弯绕儿。
他也希望布鲁士王国成为大唐帝国在